M蛋白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治中的思考王金英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以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特征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这种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就是M蛋白。M蛋白的本质是无功能的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片段。它是MM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MM重要的肿瘤标志物。MM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1]。M蛋白的检测对于MM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实验室常规检验项目缺乏特异性,不能有效地检测出M蛋白,导致MM漏诊或误诊率较高[刃。目前M蛋白检测主要有以下检测方法,现将常见检测方法的特点和意义汇总如下:1.血清蛋白电泳(SPE)1.1血清蛋白电泳的原理由于蛋白质具有两性解离性质,在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可以带负电荷或正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或阴极运动,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由于其等电点不同,分子大小、形状和荷质比的不同,使不同蛋白质分子具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在一定的支持介质中可借以分离各种蛋白质。电泳后由正极到负极可分为,白蛋白、a1-球蛋白、a2-球蛋白、B-球蛋白和Y-球蛋白五个区带。血清蛋白电泳可以初步了解血清蛋白中主要组分的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可疑M蛋白。通过血清蛋白电泳还可以反映肝脏疾病、肾脏疾病以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的病变情况。1.2血清蛋白电泳常用的两种方法目前临床实验室应用最多的血清蛋白电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毛细管电泳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毛细管电泳法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可以和常规生化检测项目组合,出报告时间短,适合大批量人群的筛查。琼脂糖凝胶电泳相对于毛细管电泳法来说,相对耗时费力,但是琼脂糖凝胶法有实物图谱,条带的识别度较好,对于浓度不高的M蛋白有明显的优势。M蛋白检测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应用最为普遍。1.3血清蛋白电泳检测M蛋白的特点血清蛋白电泳是唯一的可以对M蛋白定量实验,这种定量是利用专门软件人为手工描记出M蛋白的百分比,其结果是近似结果;其结果的判断和定量都有赖于检测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同时具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性;血清蛋白电泳对于M蛋白检测阳性率大约为80%左右;同时灵敏度较咼的检测区域主要在Y球蛋白区域和B球蛋白区域的一部分。2.血清免疫固定电泳(sIFE)2.1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的原理血清免疫固定电泳(serumimmunofixationelectrophoresis,sIFE)是一种将琼脂糖凝胶蛋白电泳与免疫沉淀相结合的一种检测技术。即将血清在琼脂糖凝胶上进行区带电泳,再与特异性抗体反应,从而检出与抗体结合的相应抗原。具有周期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分辨率高的优点,主要用于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2.2何种情况下须做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IFE常用于M蛋白相关疾病的鉴定。如果患者①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蛋白;②出现原因不明的丙种球蛋白偏低;③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骨折、贫血、肾功损伤等),患者有高骨髓瘤风险;④血清蛋白电泳结果正常,但患者有骨髓瘤、轻链沉积病、淀粉样病变等疾病临床症状等时,建议做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2.3sIFE结果的判断①正常结果:参比泳道、口链、Y链及a链重链泳道(因IgD及IgE型M蛋白检出率较低,常规不做6链和£链两种重链的免疫固定)均没有异常条带,K及入轻链泳道亦无异常条带,即为sIFE阴性。②异常结果:对于完整分子M蛋白,参比泳道、三种重链(□链、丫链或a链)任一泳道、两种轻链(K及入轻链)其中之一泳道,三者均形成对应的异常条带,即为sIFE阳性,同时根据形成异常条带的泳道报告M蛋白的重链和轻链的类型。对于单独轻链阳性的标本,须加做6链和£链两种重链的免疫固定。IgE型MM较罕见,IgD型MM的发病率国内翟玉华等⑶报道发病率为6.22%,明显高于一些国外文献报道。且因其M蛋白百分比不高,或条带位置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须引起高度注意。③寡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情况下,免疫球蛋白是多克隆的,即抗体是所有的免疫球蛋白均增加,在电泳背景下无特殊的可分辨清楚的克隆区带。而寡克隆免疫球蛋白则是由于个别免疫球蛋白克隆增生。在IFE时在多个泳道形成多条(>2)窄的条带,通常比较微弱。寡克隆反应代表对某种特殊抗原或一系列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