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政策洼地承接产业转移——访省委副书记、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梅克保衡阳台湾工业园正式开工建设;永州蓝宁道加工贸易区风生水起;郴州先行先试“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实现逆势上扬。今年1至10月,在全国利用外资同比下降12.6%的大背景下,我省实际到位外资40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在中部省份排名第二;全省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642个,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站在新起点,如何实现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新跨越,11月30日,在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之际,记者专访了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紧扣一个目标,贯穿一条主线,遵循三条原则“我们当前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要实现加速赶超、全面提升,必须紧扣一个目标,贯穿一根主线,遵循三条原则。”对于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未来的发展思路,梅克保如是说。紧扣一个目标,即通过三五年的努力,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各项指标增速大大高于全省GDP同期增速,质量和规模在中西部省份中位于前列。贯穿一根主线,即贯穿解放思想这根主线。思想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中,必须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时时刻刻不忘寻找差距、借鉴经验和开拓创新,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大发展。遵循三条原则,即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的原则。要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和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国际知名企业,优先承接先进制造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合理设置项目准入门槛,严禁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有效防止生态风险;要在守住节能减排底线的同时,主动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积极承接纺织服装、电子元件、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敢想敢干、勇于变革的气魄,着力打造“政策洼地”梅克保联系实际分析:“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客观优势并不明显,要实现大发展、大突破,关键在于大力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体制机制,打造‘政策洼地’。”扩大先行先试范围。我省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34条政策在郴州已经试点,成效显著,下一步将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市县全面推开。其他市州也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推进政策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扩大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各级各部门要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准入领域,鼓励包括外商投资、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参与扩大内需安排的各项投资项目,尽快形成政府与民间投资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以与时俱进、随机应变的意识,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梅克保指出,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在变,我们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在变,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在变,只有相机而动,及时调整策略,完善思路,才能有效应对新形势、拓展新空间、谋求新突破。根据国际产业转移来源地的新发展,增强工作针对性。一直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产业转移的主要来源地,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我们过去往往把重点放在这些发达国家,却忽略了东盟等新兴经济体。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正式成立,这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争取工作主动。根据沿海产业转移的新变化,提高工作实效性。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上,我们过去把较多的精力放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对周边其他地区重视不够,工作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比如,煤炭资源大省山西正在进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大量资金在寻找新的出路,光是浙商在山西的撤出资金将有500亿。我们要针对这一情况,拿出专门方案,搞好专题对接。又比如,即将举行的第四次“陈江会谈”,将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进行磋商。如果能在明年签署这一框架协议,将会给湘台经贸合作带来新的商机。省委、省政府计划明年在台湾搞一次大规模的招商活动,各地要积极参与,精心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