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单选题1、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C)。A.轴,向东为正B.轴,向东为正C.轴,向北为正D.轴,向北为正2、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儿坐标系的区别是(B)。A.与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B.与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C.与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D.与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3、高斯投影属于(C)。A.等面积投影B.等距离投影C.等角投影D.等长度投影4、A点的高斯坐标为112240m,19343800m,则A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D)A.11带,66B.11带,63C.19带,117D.19带,1115、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轴方向为(C)方向。A.东西B.左右C.南北D.前后6、设A点的通用坐标为(38246.78,15525833.20)米,则该点所在6度带带号及其坐标自然值为(B)。A.38、(2467.78,15525833.20)B.15、(38246.78,25833.20)C.38、(-497532.22,15525833.20)D.15、(38246.78,525833.20)7、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的轴正方向是(D)。A.东方向B.南方向C.西方向D.北方向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04°21′,该点所在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A)。A.105°B.125°C.145°D.165°9、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B)A.28B.29C.27D.3010、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为(C)。A.x轴,向东为正B.x轴,向北为正C.y轴,向东为正D.y轴,向北为正111、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23°30′,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6°带的第(C)带号。A.19B.20C.21D.2212、P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χP=3276000米,УP=1443800米,该点处于六度分带的带号是(A)。A.1带B.3带C.14带D.32带13、P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χP=32.76km,УP=19438.00km,该点在六度带中,离该带中央子午线的水平距离是(C)。A.19438kmB.438kmC.62kmD.938km14、在以(B)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A.5B.10C.15D.2015、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D)。A.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B.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C.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D.不能代替16、在测区半径小于10km的范围内,可将(B)看作平面处理。A.椭球面B.大地水准面C.地球表面D.海水面17、在以10千米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球面进行(B)。A.高程测量B.距离测量C.面积测量D.角度测量18、设15.032m,14.729m,(B)m。A.-29.761B.-0.303C.0.303D.29.76119、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坐标和(A)。A.高程B.方位角C.已知坐标D.未知点坐标20、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D)。A.高斯平面直角坐标B.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C.黄海高程系统D.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21、大地水准测量中,高程的基准线是(A)。A.重力的方向线B.地球法线C.万有引力作用线D.离心力作用线22、绝对高程的基准面是(C)。A.水准面B.假定水准面C.大地水准面D.水平面23、我国在用的高程系统包括(D)。A.1954年的北京高程系B.1980年国家高程基准C.1956年黄海高程系D.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224、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系统是(A)A.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C.地理坐标系D.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25、常用的高程基准面是(C)A.水平面B.参考椭球体面C.大地水准面D.铅垂面26、地面上有一点A,任意取一个水准面,则点A到该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D)A.绝对高程B.海拔C.高差D.相对高程27、从地面上沿某点的铅垂线至任意水准面的距离称为(A)。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海拔高程D.高程28、绝对高程的起算面为(A)。A.假定水准面B.大地水准面C.水平面D.水准面29、建筑工地上采用假定高程来求算建筑物的高度,其起算面是用(D)。A.大地水准面B.平均海水面C.某一水准面D.任意水准面30、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B)。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D.假定高程31、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C)。A.测量水平距离B.测量水平角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D.测量竖直角32、地面点的坐标可分为(A)。A.地理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B.大地坐标和天文坐标C.天文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D.大地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33、地理坐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