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A试验成功的关键因素:1.1.试验设计,主要是你用药品刺激细胞时,设计的药品浓度和时间剃度的问题,这个很关键,很多同学不注意这一点,最后试验确实是拿不到阳性结果,比如我一前一个朋友用药物处理SGC7901细胞,就是因为时间点设计的不好EMSA试验结果是阴性的,后来根据自己药品刺激的特性重新设计了刺激时间剃度,最终得到阳性结果!所以这个设计很关键!!!给一个个人的实验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一是受体结合类的直接刺激激活信号通路的方法,一般达到EMSA核转运高峰的时间比较短,大概控制在30min-2h之间,很多时候都是在45min和1h达到高峰,当然还有合适的浓度!!!二是是你用的是药物刺激产生受体可能时间会长一些,因为药物还有一个渗透和刺激产生细胞因子的过程.时间可以长一些,主要根据自己的药物刺激特性确定时间点.2.核蛋白样品的制备;制备蛋白样品的关键是:1.注意用专用的和核蛋白抽提试剂来做,才能使制备的核蛋白保持蛋白原有的天然活性和构像.2.掌握好核蛋白的浓度和纯度,尤其是浓度.能入核的蛋白本来就不是很多,所以核蛋白的浓度往往不会很高,但是EMSA试验对核蛋白的浓度要求还是听高的!一般要求在1ug/ul以上!有时候稍微低于这个数量级也可以,但是不能太低,否则影响结合反应拿不到结果.这就要求核蛋白抽提尽量避免核蛋白的损失.同时,一般制备核蛋白的材料为细胞和组织,细胞要比组织好做的多,最重要的是用细胞得到核蛋白的纯度比组织要高很多.而组织抽提后杂蛋白相对较多!杂蛋白多会影响试验结果不容易得到EMSA阳性结果!!3.探针的制备:又很多站友都在问我生物素标记到3’端还是5’端,其实我觉得最好还是两端都标记,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灵敏度,国内的标记技术我还不是很了解,我们这边的探真都是国外定做的,还算可以,其制作程序如下:合成寡核苷酸---标记生物素---纯化---退火合成双链.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4.EMSA实验技术.这一点主要是操作的细节问题!下面会更细的谈到.技术要点:关于技术要点,我在这里只提一下关键的几点需要注意的细节操作,其他的照正常程序就可以了!1.制胶必须是非变性PAGE凝胶,我们实验室一般用6.5%的非变性胶.制胶很重要,直接影响电泳的效果!一般控制在5分钟凝固的效果.10XTBE1.0ml40%Acrylamide(40%聚丙烯酰胺)3.3ml50%Glycerol(50%甘油)1.0mldH2O(蒸馏水)14.8mlTEMED(四甲基乙二氨)20µl脱气10min10%AP(过硫酸氨)120µl总量20.0ml2.一般试剂盒包括的试剂l10XBindingBuffer(10X结合反应液)(-20oC)lPoly(dI:dC)(dI:dC)(聚核苷酸竞争物)(-20oC)l6XLoadingBuffer(10X上样缓冲液)(4oC)lColdoligonucleotides(非标记竞争性寡核苷酸)(-20oC)lBiotin-LabeledProbe(生物素标记探针)(-20oC)lStreptavidin-HRP(链霉亲核素-HRP)(4oC)l2×BlockingBuffer(2×封闭液)(4oC)l5×WashingBuffer(5×洗涤液)(4oC)lEquilibrationSolution(平衡液)(4oC)lBinding-membrane(结合反应膜)(RT)3.结合反应每次结合反应需1-5µl核蛋白(根据核蛋白浓度而定),根据不同的核提取物浓度加入核提取物用量,用双蒸蒸馏水将终体积调节到15µl(1)结合反应体系:10X结合反应液1.5µlPoly(dI:dC)(dI:dC)1.0µl细胞核提取物*?µl双蒸水*?µl混匀室温静置20分钟生物素标记的探针0.5µl总量15µl混匀室温静置20分钟或以上。(2)特异性反应确认竞争反应体系:10X结合反应液1.5µlPoly(dI:dC)(dI:dC)1.0µl细胞核提取物?µl未标记的竞争性寡核2.0µl双蒸水*?µl混匀室温静置20分钟生物素标记的探针0.5µl总量15µl混匀室温静置20分钟或以上。其中:探针用量:这相当于10-50fmoles的DNA探针。我们通常是最少50fmol.蛋白样品用量:一般用量在2---20ug(控制在1-5µl)蛋白,总体系15ul.细胞核抽屉物浓度都比较低,组织的一般都比较高,因为杂蛋白较多.poly(dI:dC)(dI:dC):它由肌苷和胞嘧啶组成。由于其特定的结构,可抑制蛋白对标记探针的非特异结合,避免假复合物。在凝胶迁移反应中加入poly(dI:dC)(dI:dC),可抑制粗制核抽提液中其它DNA结合蛋白结合,比如转录调节因子的非特异结合。当用纯化的蛋白作凝胶迁移反应时,不必一定加入poly(dI:dC)(dI:dC),如加入,则普通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