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本课程属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是汽车专业职业认知阶段的课程。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和职业岗位认知的培养。本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的功能是传授汽车常识,普及使用维修知识,激发专业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汽车的鉴赏能力,促进职业意识形成。通过40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接触到与汽车和汽车工业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本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专业入门课程,是一门概括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课程精要的导学课程。(二)设计思路为了使学生对汽车及其相关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既要讲授汽车的发展史,分析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介绍汽车的基础原理及各类技术变化、汽车环保知识、品牌文化、车标识别、赛车运动、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专业的发展等,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参观、资料查询、辩论、制作海报、竞赛等活动来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热爱本专业,为进一步学习专业化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汽车文化课程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汽车知识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汽车知识视野,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运用汽车的意识,发展行为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汽车发明及发展过程;(2)辨识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汽车公司与商标、车型、汽车名人;(3)了解汽车基础知识;(4)了解汽车所用能源种类及各种不同汽车能源的特点;(5)了解本专业对口就业企业的企业文化,包括经营宗旨、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准则等;(6)了解企业岗位分工及职责;(7)了解汽车服务行业的职业发展、汽车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和技能要求。2.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理解汽车品牌文化的能力;(2)会欣赏汽车车标、汽车外形与色彩;(3)能描述国内外著名汽车从业人员的事迹;(4)能按相关环保政策与法规,从事汽车专业的工作;(5)能绘制本专业对口就业企业的岗位职责图;(6)能根据汽车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对汽车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胆量,让学生逐渐形成符合汽车工业人员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2)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岗位群的要求打下基础,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求职竞争力;(3)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4)能客观地评判自己或他人的工作业绩;(5)通过本课程学习,初步认识汽车文化知识,培养对本行业的热爱。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工作任务/项目课程内容与要求活动设计参考课时1模拟开展汽车发展史的讲座了解汽车百年史话、汽车之最、汽车技术发展的6个里程碑、世界十大汽车城史、名牌汽车故事。1.分小组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2•通过开展汽车发展史讲座的方式呈现学生自学成果;3.师生讨论、点评,观看相关视频,总结知识点。82开展车迷俱乐部交流会1.了解汽车运动会欣赏汽车车标、汽车邮票、汽车外形与色彩,著名车展会卜来汽车发展趋势;2•了解著名汽车品牌含义及发展历程屆产品牌汇总及分析、汽车公司与商标、汽车名人;3•了解汽车的基础知识。1.分小组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2.通过画画竞赛、制作海报会抄报的形式,呈现学生自学成果;3.师生讨论、点评,观看相关视频,总结知识点。103制作环保车型推广会的活动策划方案1.了解防止与减少汽车污染的有效措施;2.理解国家有关汽车燃油使用、尾气排放、噪声控制等方面规定与环保政策。1.分小组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2.通过制作环保车型推广会的活动策划方案的形式呈现学生自学成果;3.师生讨论、点评,观看相关视频,总结知识点。64模拟召开日常工作例会1.了解著名汽车企业的企业文化,包括经营宗旨、价值观念、道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