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秸秆饲料化处理技术陈健王顺建安徽省萧县农业委员会萧县235200萧县是一个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常年种植玉米4.2万余公顷,生产玉米2.4亿公斤左右,生产玉米秸秆0.6亿多公斤。萧县有6个饲料加工厂,生产的玉米除满足本县需要外,主要销往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用于饲料加工;而玉米秸秆10%用于直接还田,5%用于牲畜饲料,85%的秸秆被就地焚烧或作为燃料,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新途径是作为肥料开发利用、作为新型能源、作为畜牧饲料、可降解材料、工业原料和培养食用菌基料等。因此,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可加速畜牧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保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进行了玉米秸秆饲料化技术的探讨,现总结如下:1玉米秸秆的化学组成玉米秸秆是指玉米收获后的茎秆、叶片和玉米芯,玉米秸秆不同部位其化学组成有所差异。玉米茎秆的营养成分为:可消化粗蛋白为23.0%、粗纤维34.3%、粗灰分6.9%、钙0.6%、磷0.1%。[1]玉米芯的营养成分见表1。[2]表1玉米芯的营养成分单位:MJ/kg、%、mg/kg主要成分含量氨基酸含量维生素和微量兀素含量消化能2.968赖氨酸0.08核黄素1.1代谢能负值蛋氨酸0.03烟酸7.3粗蛋白质2.70苏氨酸0.09泛酸3.8粗纤维36.7异亮氨酸0.08铁210钙0.06组氨酸0.04铜6.6磷0.46缬氨酸0.11锰5.6粗脂肪1.8亮氨酸0.16硒0.08粗灰分--精氨酸0.09----水分6.0苯丙氨酸0.09--------甘氨酸0.12----2玉米秸秆饲料化玉米秸秆饲料容积大,适口性差,动物采食有限,消化利用差,猪禽对秸秆难以利用,2牛羊对其利用率稍高。牛对玉米秸秆的消化能为10634KJ/kg,猪对玉米秸秆的消化能为2165KJ/kg。⑴可以说秸秆对反刍动物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生产价值,对单胃动物的营养价值极低。要提高玉米秸秆的饲喂价值,关键在于加工处理,破坏秸秆的组织结构,降低纤维成分的结晶性。玉米秸秆饲料化通常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处理方法。2.1物理处理2.1.1铡切民间流传着“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的谚语,很有科学性,这也是我县饲喂牲畜的最传统的一种方法,玉米秸秆铡切简单方便,但适口性、采食率、消化率等均不理想。2.1.2揉切揉切是一种理想的秸秆物理处理方法,就是应用挤丝柔碎机对玉米秸秆的精细加工,使之成为柔软的丝状物,其质地松软,能提高牲畜的适口性、采食率和消化率。为适应反刍家畜对玉米秸秆饲料的取食,一般将玉米秸揉碎,饲喂牛、羊等反刍家畜。玉米秸秆的揉切技术不仅为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手段,而且还可弥补我国饲草短缺,为玉米秸向工业品转化开辟了新渠道。其主要技术措施是将收获后的玉米秆压扁并切成细丝;切丝后揉搓,破坏其表皮结构,大大增加水份蒸发面积,使秸秆3〜5个月的干燥期缩短到1〜3天,并且不破坏其纤维强度,保持了秸秆的营养成分;干燥后机械打捆。据测试玉米秸秆干贮草粗蛋白为7.16%,保存率达到91.48%,无氮浸出物为63%。2.1.3压块压块饲料是将玉米秸秆经铡切、混料、高温高压轧制而成,其营养成份高,适合牛羊饲喂,便于运输和储存。这一新技术可明显提高秸秆饲料的有效营养成分。压块饲料的突出优势是,经过熟化工艺将饲料由生变熟,可添加钙等微量元素,有特别的焦香味,无毒无菌,牲畜采食率达100%。原料除玉米秸秆外,还可用稻草、麦秸、牧草等,可用于牛、羊、马等牲畜食用。据试验,奶牛饲喂压块饲料产奶量可提高16.4%,牛奶内脂肪量增加0.2%;肥牛饲喂压块饲料增肉率达15%,且生长加快,出栏周期缩短。据测定,玉米秸秆压块饲料富含磷、铁、钙,粗蛋白含量6%〜8%,粗纤维含量34%,粗灰分低于9%。玉米秸秆压块后的体积比秸秆的体积减少6到8倍,便于贮存运输,储存期长,一般为6到9个月,如果采用生物技术进行深加工,会进一步增加该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提高动物免疫功能,改善肉、乳品质,提高产量和降低饲养成本。2.1.4热喷热喷是将粉碎后的秸杆投入压力罐内,经短时间低、中压蒸气处理,然后喷放,以改变其3化学物理结构,成为优质饲料。经热喷处理后的秸杆饲料,粗蛋白含量有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