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产褥期自我保健VIP免费

产褥期自我保健_第1页
1/44
产褥期自我保健_第2页
2/44
产褥期自我保健_第3页
3/44
概况概况产褥期: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一般为6周.产褥期生理变化产褥期生理变化子宫变化:胎儿和胎盘娩出后,立即收缩成硬实略扁的球实体,宫底在脐平或脐下一横指,以后每日下降1~2厘米(一横指),产后10日在腹部扪不到宫底,产后6周恢复到非妊娠期大小.外阴变化:产后(阴道分娩者)会阴轻度水肿,2~3天自行消退,如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术后在3-5日愈合,可有疼痛.乳房变化:主要是泌乳.随着胎盘的排出,体内激素水平下降,乳汁开始分泌.乳汁分泌依赖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吸吮动作会引起体内一系列的反射活动,从而促进乳汁分泌,所以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腹壁变化:妊娠期出现的下腹部正中线色素沉着会逐渐消退.紫红色的妊娠纹变为白色,不能消退.腹壁皮肤受妊娠子宫膨胀的影响,产后明显松弛,约6~8周恢复.心理变化:产褥期产妇的心理处于脆弱和不稳定的状态,与妊娠期心理状态、对分娩经过的承受能力、环境、社会因素及产妇的性格倾向、生活经历、夫妻间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有关.表现为高涨的热情、希望、满足感、幸福感、乐观、压抑及焦虑.有的可能因为理想中的母亲角色与现时中的母亲角色的差距而发生心理冲突;因为胎儿娩出的生理性空虚而感到心理上的空虚;因为新生儿的外貌及性别与理想中的孩子不相吻合而失望;因为现实母亲的太多责任而感到恐惧;还可因为丈夫注意力转移至新生儿而感到失落.产褥期常见问题产褥期常见问题1.体温: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如产程中过度疲劳、产程延长或产伤较重者,在产后24小时可稍升高,但不超过38度;如乳房极度充盈可有低热,一般在12小时内自行恢复.2.产后宫缩痛:指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一般在产后1~2天出现,持续2~3天后自然消失,经产妇多见,哺乳时反射性的子宫收缩可使疼痛加重.3.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1)血性恶露:产后即从阴道排出,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一般持续三天左右.(2)浆液性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和阴道排液,一般持续2周左右.(3)白色恶露:色较白,粘稠,含大量白细胞及坏死蜕膜组织和细菌,一般持续2~3周左右干净注意: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总量约500毫升,产后量多提示产后出血可能,有臭味提示感染可能.4.会阴切开创口:初产妇多见,产后3天内可有切口处水肿,活动时有疼痛.5.胃纳:由于妊娠后期胃液分泌减少,胃肠道肌张力降低,蠕动减弱,加之产时疲劳,产后大多食欲不佳,喜进流质或半流质等清淡饮食,一般10天左右恢复,少数因产程中进食少,产后腹腔压力降低,有饥饿感,食欲增加.6.排泄(1)褥汗: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大量出汗,尤其是睡眠和初醒时明显,产后1周好转.(2)排尿增多和排尿困难:产后2~3天内,由于机体排出妊娠时贮留的水分,往往多尿,但因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加上会阴切口疼痛,产后容易发生排尿困难,特别是产后第一次尿,容易发生尿潴留及尿路感染.(3)便秘:与产后卧床多、活动少、肠蠕动减弱,腹壁肌肉松弛有关.7.乳头皲裂:哺乳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最初几日哺乳后容易发生,大多是因为产前乳头准备不足或产后哺乳姿势不当引起,表现为乳头红、裂开、有时有出血,哺乳时疼痛。8.乳房胀痛:产后哺乳延迟或没有及时排空乳房引起,表现为乳房账痛,触及时加重,触摸乳房时有坚硬感.9.体重减轻:由于胎儿及胎盘的娩出,加上羊水排泄及产时失血,产后即刻体重减轻约6公斤,产后第一周由于子宫复旧、恶露及汗液、尿液的大量排出,体重又下降4公斤左右.10.疲乏:由于产程中不适及用力、产后哺乳、护理新生儿导致睡眠不足引起.11.产后压抑:产后2~3日内发生的轻度或中度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易哭、易激惹、忧虑、不安,有时喜怒无常,一般在几日后自然消失.与产妇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产后心理压力及疲劳有关.产褥期自我保健产褥期自我保健(一)一般保健环境:居室应清洁、明亮、通风好,温度及湿度适中。“月子里不能受风受凉”?只要避免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产褥期自我保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