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高中2014年春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4月26日10:30-12:00试卷满分:100分命题:严从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2.对下列两幅图片(图7、图8)信息理解正确的是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②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③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④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1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4.“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5,《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些反映了《红楼梦》的创作风格为()A.印象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7.代议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式。以下有关代议制的表述正确叙述的是A.英国1689年宪法规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D.德国1871年宪法赋予了皇帝至高无上权利,议会不具有立法权8.下图是1913年章太炎在报纸上刊登的征婚广告,该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C.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9.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冲击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10.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211.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①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④“一五”计划的实行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④12.下表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产品单位历史最高产量(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1952年1992年钢万吨92.315.8135.08000.0粮食亿吨1.51.11.634.42A.新中国成立后的钢产量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产量B.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C.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D.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3.从图中信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