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烧伤整形科杨翠1234烧伤休克种类烧伤休克特点烧伤休克表现烧伤休克治疗目录烧伤不仅是局部的损伤,而且是一种全身反应性疾病。烧伤休克最常见并发症---休克首位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发伤和复合伤增加休克的发生几率多发伤复合伤休克期在烧伤病程的上游•休克期•感染期•恢复期病理过程分三期:休克期(渗出期):伤后渗出开始,2~3小时最快,8小时达高峰,48小时稳定并开始回收。感染期:①48小时开始液体回收(带入细菌);②伤后2~3周的溶痂期(细菌繁殖);③1~2月后的恢复期(消耗增大,抵抗力差)。修复期:根据烧伤深度不同,愈合时间长短不一。烧伤分期烧伤休克属于哪一类休克?休克种类按病因分类按病因分类高排低阻(暖休克)低排高阻(冷休克)低排低阻按血流动力学分类按血流动力学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烧伤休克烧伤后毛细血管(微静脉)通透性增强,大量血浆成份外渗,血细胞的破坏,极易发生(烧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伤后48h常称“休克期”;补充循环血量,有效液体复苏,是烧伤后抗休克治疗最重要的基本措施。烧伤休克属低血容量性休克,但它与出血性休克血容量急剧减少的发病机制不同,它由于体液渗出所致的渐进性血容量减少。其次,要迅速恢复胃肠道血液供应,纠正“代偿性隐匿性休克”,以保护肠壁屏障功能,同时尽早清除自由基,减轻组织的再灌注损伤。烧伤休克烧伤休克不仅存在血容量不足,还由于机体供养量不足,不能满足组织功能和结构完整所必需的ATP,导致氧债、乏氧代谢和组织酸中毒。烧伤休克烧伤休克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烧伤休克的定义烧伤休克是全身炎症反应所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一种综合病征。烧伤休克的特点•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全身炎症反应•组织缺血缺氧•细胞能量代谢障碍1.烧伤病人的体液丢失和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是逐渐发生的,且有一定的规律性。体液渗出以伤后6~8小时为最高峰,48小时后开始回吸收。2.体液丢失的主要成分是蛋白、电解质,因此有明显的电解质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主要表现为低钠、低蛋白血症。3.代酸与呼碱并存。4.烧伤病人发生休克的时间和程度与烧伤面积和深度有关。5.烧伤病人休克重,极易诱发内脏并发症,如不能平稳度过休克期极易发生肾功能障碍和败血症,对预后有很大影响烧伤休克的特点微血栓、血管收缩静脉压血浆蛋白胶体渗透压血钠晶体渗透压渗出组织水肿淋巴回流障碍淋巴渗出烧伤休克的诊断要点(1)神志:烦躁不安是临床最早出现的征兆之一。若脑缺氧严重时可有谵妄,甚至昏迷,此时标志休克已达相当严重程度。(2)心率(3)尿量:最灵敏的指标。80-100ml/h(4)口渴(5)恶心、呕吐(6)血压(7)血流动力学检查(8)血气分析烧伤休克的临床表现和监测指标有哪些?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血压正常或升高或降低烦躁不安血容量减少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动静脉短路开放毛细血管血流减少毛细血管压力下降保证心脑血流补充循环血量(自身输液、输血)Bp维持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微静脉仍收缩真毛细血管网开放血流速度减慢微循环血流只灌少流或不流Bp下降酸中毒,组胺类舒血管物质增多血压进行性下降心搏无力,心音低钝神志淡漠少尿或无尿皮肤发绀或花斑失代偿失代偿血管痉挛收缩缺血缺氧1酸中毒2局部舒血管代谢产物增多3血液流变学改变4内毒素的作用5其他体液因子组胺、腺苷、激肽、钾离子外流血流速度减慢、血粘度增加血细胞聚集、白细胞贴壁5-HT、VIP、CGRP、K1自我输液自我输血停止2淤血的恶性循环形成淤血血管床大量开放血液浓缩循环血量减少回心血量下降心功能降低,血压下降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组织缺氧加重2毛细血管淤血1微血管平滑肌麻痹3广泛微血栓形成4出血DIC(diffuseintravas-cularcoagulation)回心血量进一步下降,血压进行下降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休克向不可逆发展的机制1与DIC有关微血栓FDP、C3a、C5a等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出血器官血管栓塞,功能障碍2内毒素入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直接损伤氧自由基增加细胞内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