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改的体会《英语课程标准》重点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英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英语素养是学生学好英语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英语素养”包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深刻的思维,初步的“识”、“读”、“写”、“听”、“说”的能力,品格修养和审美能力,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其中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实施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其次是选择教学手段,再者是建立评价机制,这三者是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如何利用评价功能,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首先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使学生通过展示自己而体验到成功的快感,达到乐学,好学的目的。而在课堂上掌控学生的有效方法就是利用小组考核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和生生互动来完成。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的设置问题来引领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质疑将问题分析理解透彻。那么要想达到以上的目的我们首先需要做的重要一步就是先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将班级里的学生按照成绩,性格,性别等搭配起来,力求做到各小组实力基本相等。再将小组成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标号。安排一名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再安排一名副组长其中副组长可以实行轮换制。利用班级的小组考核表在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建立一个完善的小组考核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及时的进行奖勤罚懒,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主要以口语练习为主。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在编排练习时,遵循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优生”与“学困生”合理的搭配起来,无论哪项活动都不要放弃差生,给他们渗透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对于他们微小的进步应给予及时肯定与鼓励,使他们深深感觉到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他们,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同时对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所产生的悲观情绪和过激行为进行分析和引导,进而培养学生的心理抗挫折能力,促使他们变“消极”为“主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例如,在学习句型:What’stheboy’sname?What’sthegirl’sname?时,首先让学困生回答这一个问题:What’syourname?然后指着这位学生,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性回答:What’stheboy’sname?What’sthegirl’sname?通过这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训练,因人而异,提高教学要求,既不会让学生产生自满情绪,也不会让学生悲观失望。改变了学生们自暴自弃,羞于开口说英语的现象,调动了全体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逐步转变角色,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完成“评价合作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程度,对他们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做出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以上方式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进而达到学生们可以自由编排对话内容。把程度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组,对白多的角色由较好的学生扮演,对白少的角色由学困生扮演,这样促使同学之间在准备过程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谁也不愿意由于自己的原因而影响到表演的效果,学生们寓语言训练于愉乐之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又得到很好的锻炼。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有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进步动力。教师应该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当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运用情境策略,让学生把词语置于第页共2页1具体语境中,体会其内涵,把词语教学与对对话的理解有机的融和在一起,增强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英语的无穷魅力,从而达到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英语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实际的交际能力,而且还应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