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与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食源性疾病的区别感染性疾病科感染性疾病科腹泻病”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腹泻病”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之目的意义!之目的意义!----正确报卡正确报卡为什么要区别开二者。为什么要区别开二者。11、(腹泻门诊)把腹泻之中的食源性疾病、(腹泻门诊)把腹泻之中的食源性疾病找出并报告找出并报告食源性疾病报告卡食源性疾病报告卡。。22、而不是把所有的腹泻都当做食源性疾病、而不是把所有的腹泻都当做食源性疾病来报告。来报告。33、(其他门诊急诊)因饮食中的致病因子,、(其他门诊急诊)因饮食中的致病因子,导致出现导致出现腹泻以外腹泻以外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等临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等临床表现时不要漏掉报告床表现时不要漏掉报告食源性疾病报告卡食源性疾病报告卡。。““感染性腹泻”与“食源性疾病”的区感染性腹泻”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别之监测目的之监测目的--报卡意义报卡意义感染性腹泻监测:感染性腹泻监测:发现霍乱、痢疾、伤发现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及其他寒、副伤寒,及其他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食源性疾病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强化食品安全风患,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险监测。通过监测发现食品安通过监测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确定危害因全隐患,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以便采取针对性控制以便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措施。目录目录复习感染性腹泻知识复习感染性腹泻知识复习食源性疾病知识复习食源性疾病知识感染性疾病与食源性疾病区别感染性疾病与食源性疾病区别一、腹泻病一、腹泻病腹泻-病因分类腹泻腹泻--病原学分类病原学分类--发病机理分类发病机理分类腹泻腹泻--病程分类病程分类腹泻腹泻--按病因及解剖部位分类按病因及解剖部位分类如:变态反应性肠炎,过敏性紫癜,如:变态反应性肠炎,过敏性紫癜,11、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肝硬化,、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肝硬化,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22、如: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利、如: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利血平、甲状腺素、洋地黄类、某些抗肿瘤药物副作用。抗生血平、甲状腺素、洋地黄类、某些抗肿瘤药物副作用。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素相关性肠炎。感染性腹泻定义感染性腹泻定义何为腹泻?何为感染性腹泻?何为腹泻?何为感染性腹泻?便次不正常便次不正常粪便性状改变粪便性状改变有病原体有病原体((病毒、细菌、病毒、细菌、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肠道粘膜炎症、引起肠道粘膜炎症、吸收、分泌功能障碍。吸收、分泌功能障碍。便次增多,性状改便次增多,性状改变。变。感染性腹泻传播途径感染性腹泻传播途径液体疗法原则液体疗法原则厌氧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人类健康有赖于两个生态环境1.宏观生态环境:空气、阳光、森林、河流。2.微生态环境:由寄生在体内的共生菌组成,它们的构成比例为:双歧杆菌占95%;乳酸杆菌1%;其他厌氧菌3%:大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菌不足1%微生态功能:屏障、营养、免疫、促生长、防癌、抗哀老腹泻病时肠道微生态状况1989年研究,结果:健康儿粪便:需氧菌:厌氧菌=2.65×107:1.04×1010(接近1:1000)腹泻儿粪便:需氧菌:厌氧菌=2.14×107:4.06×107(接近1:1)也就是说腹泻时厌氧菌下降了1000倍,说明微生态严重失衡。这就为腹泻发病机理与微生态疗法提供了新的依据。由此提出腹泻病的“微生态疗法”微生态疗法:目的在于补充肠道正常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腊样芽孢杆菌等。有效品种有:培菲康、丽珠肠乐、金双歧、促菌生、整肠生、乳酶生、妈咪爱等。其中培菲康、丽珠肠乐、金双歧等为双歧杆菌(肠道微生态的主要菌种),列为优选。这些制剂一定要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活菌,没有活菌的制剂是无效的。微生态制剂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