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案例背景:《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花城出版社)教材第六册中的第三课。本课教材围绕“多彩的乡音”这一单元主题,展开了欣赏、唱歌、表演的学习内容。如何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是我在教学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我以“重视学生音乐实践”、“学科综合”、“自主探究与创造”等理念为教学指导,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本课中设计了“走进大草原”、“欣赏大草原”、“说说大草原”、“歌唱大草原”、“舞动大草原”以在大草原上旅行为主线把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将欣赏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案例主题:《草原就是我的家》是描述蒙古大草原牧民生活,乡情味极浓的一首民歌,四拍子、节奏稍快、活泼、自信,富于特色的×。×××节奏型贯穿乐曲中,歌词优美感人押韵,表现了新社会蒙古族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描绘了美丽辽阔大草原的秀美景色。通过教材的延伸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蒙古民族风情,增进民族间的团结,同时通过歌曲的演唱、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其对音乐的兴趣。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幼稚、爱表现、爱玩,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是比较粗浅的,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该是在音乐活动中逐渐的进行渗透。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的体验、发现、创造来完成。因此,本课中创设各种音乐情景,让学生在体验音乐中感受音乐的美,并将内心感受到的美用歌声、表情、肢体表现出来。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现歌曲的音像素材,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兴趣,积极参与。案例过程: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设计意图:让孩子围成一个大圆圈,走到孩子们中间,用充满儿童化的语言,使学生从老师的引言中感受到亲切、愉快、和谐,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我先不告诉大家,一会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不坐汽车、不坐地铁,让我们一起骑上马儿出发吧(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老师带领学生做起码的动作。)2、走进蒙古,领略蒙古,培养兴趣(设计意图:通过对蒙古的风土人情的欣赏,让学生对蒙古的了解更深刻。)师:我们到站了,请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课件展示:蓝天、大草原、牛羊群、蒙古包等)生:蒙古大草原。1师: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他们喜欢骑马射箭,能歌善舞。他们的饮食以牛羊肉和奶为主,他们的服饰也很有特色,(课件展示:蒙族服饰)男女都穿宽大长袖的袍子系腰带,长筒靴,平时以红、黄色布缠头,女子盛装时戴漂亮的头饰。生:欣赏课件画面。3、说说、听听、唱唱蒙古,发展兴趣(设计意图:通过说、唱、听、看、仿、猜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蒙古音乐、加深学生对蒙古音乐特点的认识。)师: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非常热闹,我们看看他们都干些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生:分组讨论。师:你想参加吗?(课件展示:摔跤、骑马、射箭三幅图片。)生:想。师:谁想来为大家表演摔跤、骑马、射箭的动作呢?(引导学生试着扮演草原牧民表演创编的动作。)生:抽学生表演。(生生互评)师:草原人民也出来欢迎我们呢!那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来向草原人民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学生随老师伴奏用“LA”模唱歌曲旋律。师:草原的小朋友很开心的学习和玩耍,他们都唱了什么呢?我们来听听(播放音乐视频),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回答问题(提示是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的家可以想到哪里搬到哪里),引导学生热爱草原、热爱家乡,为祖国感到自豪。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还想再听吗?生:想。师:不过这次老师是有要求的,请你们用自己的身体为歌曲伴奏,比如:拍手、跺脚、拍肩等都可以,请欣赏!(播放歌曲要求学生小声轻唱)师:在唱的时候,你认为哪一句最难唱呢?(引导学生自己找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生:第三句。(八度音程大跳和附点节奏)师生:教师伴奏学生跟唱全曲,穿插歌曲难点的处理。(师生共同评价)师:刚才大家唱得不错,请说说我们应该带着一种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