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说明书/第一部分规划准备篇第一部分规划准备篇第一章县城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德化县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17º55′至118º32′,北纬25º23′至25º56′。东与永泰县、仙游县相连,西与大田县相邻,北与尤溪县相接,南与永春县交界。下辖龙浔、浔中、三班、龙门滩、雷峰、水口、南埕、赤水、上涌、葛坑等10个镇及盖德、国宝、杨梅、春美、汤头、美湖、大铭、桂阳等8个乡。县域东西宽62.1公里,南北长60.4公里,总面积为2232.16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31.09万人。德化县城位于戴云山南侧山间河谷阶地之中,距泉州120公里,与福州、厦门三明市的距离分别为200公里。现状城区辖龙浔、浔中两镇10个社区(浔东、德新、兴南、南门、金锁、龙鹏、园丁、湖前、凤池、富东)和9个行政村(宝美、丁溪、丁墘、浔中、世科、蒲坂、乐陶、凤洋、后所),西与盖德乡相连,北与国宝乡和雷峰镇接壤,东与龙门滩镇毗邻,南与三班镇交界,现状城区用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2007年末在户籍地常住人口约8.81万人,非本户籍地常住人口约7.64万人。图1-11德化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说明书/第一部分规划准备篇二、县城沿革德化县是千年古县、中国瓷都之一。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德化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唐贞元间归德场,五代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建德化县。隶属于闽长乐府、东都,南唐清源军;宋代隶属清源军、平海军和泉州;元代隶属于福建路泉州、福建行中书省泉州路、泉州府和泉州分省;明代属福建布政使司泉州府;清代隶属福建布政使司泉州府、永春直隶州;民国时期隶属福建省兴泉永道、第四、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24日德化解放,属福建省第七专区(后改称永安专区)。1950年10月划归晋江专区;1971年晋江专区改称晋江地区,1985年撤地建泉州市,德化县归其管辖。198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德化县列入闽南厦、漳、泉“金三角”经济开发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图1-22德化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说明书/第一部分规划准备篇表1-1德化行政区划概况乡/镇村/居龙浔镇社区:浔东、德新、兴南、南门、金锁、龙鹏、园丁、湖前村:宝美、丁溪、丁墘、大坂、英山、高阳等6个村浔中镇社区:凤池、富东村:浔中、世科、蒲坂、乐陶、凤洋、后所、石山、龙翰、石鼓、仙境、祖厝等11个村三班镇村:三班、蔡径、泗滨、东山洋、奎斗、儒坑、锦山、龙阙、桥内、岭头等10个村龙门滩镇村:硕儒、霞碧、碧坑、苏洋、磻坑、石室、湖景、内洋、村兜、朱地、霞山、大溪等12个村雷峰镇村:朱紫、蕉溪、潘祠、坂仔、雷峰、格后、溪美、肖坑、长基、瑞坂、李溪、荐解、上寨、双芹等14个村水口镇村:亭坑、丘坂、凤坪、上湖、久住、祥光、八逞、樟镜、村场、湖坂、淳湖、毛厝、昆坂、梨坑、承泽、榜上等16个村南埕镇村:西山、南埕、高漈、前锋、半岭、塔兜、枣坑、许厝、望洋、连山、蟠龙、梓垵村等12个村赤水镇社区:赤水村:戴云、东里、苏坂、猛虎、湖岭、岭边、福全、吉岭、永嘉、苏岭、西洋、锦洋、小铭、铭爱等14个村上涌镇村:上涌、黄井、辉阳、后坂、后宅、刘坑、下涌、曾坂、云路、西溪、桂格、传豪、桂林、中洋、下村、门头、东山等17个村葛坑镇村:葛坑、下玲、湖头、漈头、邱村、水门、大岭、蓝田、富地、大正、龙漈、龙塔等12个村杨梅乡村:杨梅、白叶、西墘、上云、云溪、安村、和顺等7个村汤头乡村:汤头、草村、福山、格中、岭脚、汤垵、吉山等7个村桂阳乡村:桂阳、溪洋、王春、安樟、涌溪、洪田、彭坑、陈溪、梓溪等9个村盖德乡村:盖德、下坑、下寮、有济、福阳、大墘、上地、吾华、三福、上坑、林地、仙岭、凤山、山坪等14个村国宝乡村:国宝、上洋、佛岭、南斗、祥云、内坂、厚德、格头等8个村美湖乡村:上岸、小湖、美湖、上漈、洋坑、洋田、斜山、阳山等8个村大铭乡村:大铭、联春、金黄、上徐、琼英、琼山、琼溪等7个村春美乡村:古春、梁春、上春、春美、新阁、尤床、双翰等7个村三、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德化县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山脊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地貌以低中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