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检阅(第二课时)教学理念:这篇课文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考虑人物的处境,通过朗读感悟人物品质,通过揣摩重点语句理解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博莱克的坚强自信,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心灵。3、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教学重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突破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考虑文中人物的处境,在朗读中领会、感悟。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心灵,感受博莱克的坚强自信。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和体会。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引法学法:读中感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搜集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经过努力,准备参加检阅,那么检阅仪式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二、走进故事,深入感知。(一)请同学们自己读读2-6自然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1、生:游行检阅时,把博莱克放在哪里?板书:博莱克你还知道什么?生:博莱克左腿截肢了,靠柱拐走路。生:儿童队员们正在讨论博莱克要不要参加,正为此事感到难办。你从哪体会到的?生:俱乐部里鸦雀无声。(停顿,无声)鸦雀无声什么意思?为什么?设计意图:理解鸦雀无声,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生:“棘手的事”。“棘手”什么意思?设计意图: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棘手的意思。抓住关键词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生: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为什么?出示句子朗读。生:第六自然段。师:连用了5个问号,多为难啊!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指导朗读:找生读,谈感受;带着理解再来读;读的不到位,师范读,找生读,齐读。领会大家的为难。为理解孩子的美好心灵做铺垫。2、师:这我就不明白了,博莱科左腿截肢了,很不适合参加这次检阅,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相信博莱克会理解的,为什么这么为难?生说:如果告诉他,会很伤心的…………体会孩子的善良。3、师: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啊!怎么办?谁打破了这沉默的局面,出示队长的话,指名读。指导读,应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自信,再找生读。4、师: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补白,体会队长主意的高明,不歧视残疾人,让博莱克和普通的队员一样,给他自信。生:队长的主意真高!师:也有的说——生:不愧是队长。博莱克一定会很高兴。师:还有的说——生:真是一个好主意!5、师:大家都夸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生:队长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给了博莱克信心。生: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人一个样,他们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师:说得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二)、过渡:师:国庆节到了!广场上人山人海!街道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轮到儿童队员了,博莱克怎么表现的?1、师: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观察课本中的图片)你认为该读出什么语气?(自信)2、引:同学们,博莱克不是普通的队员,他的左腿——(已经截肢),必须靠——(拄拐走路),现在却和全队——(保持一致)。在这4个多月的训练中,你能想象博莱克比别的队员付出了多少心血吗?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学生汇报(结合感情朗读):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补白,理解博莱克的自尊、自强和自信。生: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爬起来再跌倒。但一直在练习。生:我看到他的头声流出了很多汗。生: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对他说:“博莱克,休息休息吧。”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师小结过渡: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博莱克洒下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出色的成绩。——再读12自然段。3、出示特写画面,引导写话:师继续引导:拄拐的博莱克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同队伍保持一致。你们看,他高扬的头,他挺起的胸脯,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写话——交流汇报生: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生: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