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牛慧丽单位(学校)吕村镇李河干小学授课班级六年级章节名称14.卖火柴的小女孩学时3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读懂课文,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和方法:2.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特征六年级学生在思维上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已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及操作经验,针对本课内容,在突破本节课重难点这一环节上,学生可以事先在网络上自由的获取信息,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课程名称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教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习目标描述14-114-214-3谈话导入理清条理精读课文抓住重点总结全文创设情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学生从整体上去感受课文,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悲惨,资本主义制度黑暗。让学生通过看动画课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挥想象能力。学生通过讨论,理清课文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教师主动把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让给学生,教师做好组织、设计、指导或点拨,让学生通过“谈-找-议-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到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抓住几个点段,小女孩擦燃火柴出现的五次幻觉: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学习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从而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让学生通过,看三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的幻象动画片,声情并茂,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小悲惨女孩的命运。教学难点理解体会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两句含义深刻的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的美好事物都是幻觉,是不可能实现的,体会到小女孩命运悲惨,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学媒体(资源)的选择14-114-214-314-414-5谈话导入理清条理了解内涵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抓住重点总结全文激情拓展课件(文字)课件(动画)课件动画)课件(动画)课件(文字图片)介绍作者安徒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擦燃三次火柴看到的五种幻觉回拨动画中的三次擦燃火柴时的情景阅读《丑小鸭》《海的女儿》等ABBEBEGJHJABEFFFB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学生自学,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小女孩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美好事物,只不过是不可能实现的幻觉,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升华所学内容,着眼于开拓学生的课外空间3分钟10分钟20分钟4分钟3分钟搜集远程教育接收远程教育接收远程教育接收远程教育接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14、卖炎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现实)冷饿痛苦孤独擦火柴(幻象)火炉烤鹅圣诞树冻死了(现实)命运悲惨奶奶制度黑暗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卖火柴擦火柴冻死了开始是、始以课件导入十九世纪丹麦有位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被人们称为“世界童话大王”他创作了许多童话作品,深受世界小朋友们喜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卖火柴的小女孩》吧!点击课件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火炉小女孩看到了火炉,你体会到了什么?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点击课件第二次擦燃火柴小组讨论,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的活动小组讨论,小女孩看到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总结:通过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过程中现实与幻象的对比,使我们体会到了想象力的合理,丰富,更深刻感受到了小女孩悲惨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