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5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1武卫红——学生多元评价与小组捆绑评价策略研究•高效课堂的核心是高效管理,高效管理的关键是加强合作,合作的动力来源于学校管理和评价体系。基本理念•我校紧跟县教育局的课改战略部署与阶段目标,在课改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尝试,自07年以来,承担了多次全县中小学课改现场会,是太谷县区域推进课改的一个缩影。•07-08二十四字教学模式推进会,确立二十四字教学理念,初步形成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为课堂主旋律的学本课堂;•08-10导学案教学研讨会,实施教学案一体化与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搭建平台,构建和谐课堂;•10-12学生多元评价与小组评价交流会,激发学生原动力,真正触及课改灵魂,成功打造高效课堂。•12-14德育系列活动与学生多元评价结合创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课改历程借助捆绑评价引导教师合作、学生合作、师生合作•一、年级备课组捆绑评价,促进教师间的合作形成团队力量,促进教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班级代课教师捆绑评价,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与特长发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三、学生小组捆绑评价与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内驱力主动参与学习和管理,推动课改有效进行。•四、德育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完善,通过班级、小组建设构建积极进取、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实现文化管理。推进策略学生多元评价与小组捆绑评价一、建小组二、管小组三、评小组基本原则•一所好学校、有内涵的学校一定是由若干个优秀班集体组成,每个班集体又是由若干个优秀小组组成,所以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而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小组文化建设。•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把小组建设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构建一个学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自我发展性评价体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激励教育中经历学习过程、成长过程,实现德育为先,教学与育人相统一。•1.学习小组成立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整体差异最小化。•2、分组及确定组长:尊重自愿,整体协调,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组建小组,教师要注意适当调节和引导。如男女搭配,性格互补,学科优势,强弱组合,个性化加分等。•3、小组事务分工:小组成员要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人人当组长,各司其职,人人有事管。•4、小组文化建设:组长和组员共同商定组名,体现本组同学的共同志趣追求,形成组训、制定目标。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组的阶段目标和长期奋斗目标,包括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习成绩等方面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在团队中预期要达到的水平。•5、小组成员调整:先观察后组建,先磨合后稳定,不破坏小组成绩、文化进行微调,对连续两个月排在末一的小组从候补组长中选人调换。一、组建小组6、小组成员编号1便于组长分工便于教师抽查利于分层辅导4323421一、组建小组2134二、小组培训1、培训小组长明确其职责有三,一是自控、自省、自强;二是检查、督促、帮教;三是组织管理、交流研讨、协调反馈;2、组长要具备四种能力,一讲、二听、三辩、四管。3、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导之以行,随时随地引导学生怎么教、怎么学,进行个别指导合作。三、小组管理•1、教师重在管理组长,既要对组长的学习提供指导,同时还要想方设法提高组长的管理能力。以抽查促全体,以组长带组员,组长管组员。•2、教师要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小组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小组自我协调组织管理,要帮助小组不是替小组做主,不要事事都插手,要学会欣赏、倾听、点拨。•3、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建设中,不断提出新问题或新目标,引导学生勇敢展示自我,帮助学生尽可能地消除倦怠感,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4、要不断完善小组评价机制,组与组间,同层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强化小组凝聚力,提升小组活力,带动组员活跃起来;评价具有引领作用,作为教师,你期待的以及你不期待的都可以通过评价来传达意志。四、学生多元评价与小组捆绑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特色卡评价小组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各类楷模表彰学生评价周评月结优胜小组奋进小组自评互评师评依据11显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