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嘉兴一中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2014年11月第Ⅰ卷(共60分)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材料中的习俗A.起源于明朝中期B.流传于中国北方C.受外来文化影响D.受宗法制的影响2.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逐渐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3.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破坏了社会的秩序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4.关于清朝的边疆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大事集权和小事放权是其基本原则②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③土司制度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④较好地处理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丝绸之路是中国联系西方的“国道”。汉代的丝绸之路可以见证A.灌钢法技术制作的兵器外销B.火药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C.“井渠”技术向西传到西域D.大量精美的瓷器远销海外6.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这一农具是A.灌溉工具B.播种工具C.除草工具D.耕土工具7.右图东汉画像砖反映了集市场景,集市外围四面建门墙,十字形的市道划分出4大交易区,各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对此,下列分析或推测符合史实的有①当时对商业管理相当严格②远方富商衣丝乘车来此交易③集市与住宅区严格分离④城郊的集市设有“草市尉”管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通典•田制》对授永业田规定如下:“其永业田,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石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这反映出唐朝的均田制A.助长了土地兼并的风气B.是一种地主土地私有制C.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D.对特权阶层存在两面性9.“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为正定六经文字而镌刻的,因用一种字体书写,又称“一体石经”。右图为石经部分残石的拓文。下列围绕石经的说法,有误的是A.残石上文字的字体应为隶书B.反映了东汉思想的繁荣活跃C.有助于研究儒学文献的演变D.是研究汉代儒学第一手资料10.以话本小说为代表,民间通俗文学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推动这一发展的因素有①城市经济的发展②思想界的活跃③印刷术的进步④娱场所的增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右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雅典有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享有雅典民主D.奴隶通过“解负令”享有民主12.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两者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主要在于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打破了贵族政治的影响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13.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A.古希腊人秉持法律至上观念B.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C.古希腊人积极从事海外殖民D.古希腊人实行民主政治制度14.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A.“社会契约论”历史悠久B.王权法丧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