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培计划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培训学习的体会罗之清十二月四日到五日,我全程参与了专家的讲学活动,虽然只有一天半的时间,听了专家们的讲座,观摩了专家的课堂教学,听了专家们对我们教师上课的点评,参与了与专家的交流互动,收获不小,最大的体会是,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物理教师,一是要有自信心,保持一颗积极向是的自信心,努力学习,与时俱进,二是要深入研究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三是要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的得失,四是要时时感悟,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要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重在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胡国新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席话就是“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物理教师,学习、交流、反思、感悟。”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则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努力学习,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经常性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能力,不断进步。刘英翠老师用自已物理教学实践体会,“今天收获,来之不易,一路走来,非常辛苦,但很快乐。”诠译了一个教师成长的艰难历程,特别是她在物理教学中‘加强思维引导、高效课堂、思维在先、调动思维是关键’的论述,给我们以深刻体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会思考才会有创新,能想到,才能做到。因此教师的讲授必须具有启发性,不能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实现高效课堂,首先树立教是为学而教的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具有双边性的统一体,它既包含教师的教授活动,又包含学生的学习活动,两者统一于教师教学生认识的活动中。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的认识活动过程,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接受并超越教师的主导,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制订教学方案,调整教学策略,所以教案必须年年重写,还可能班班有所区别。学生主体的客体是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认识教师、适应教师,根据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改变学习策略。其次,以学生“最近发展区”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应学生认知特点。目标是人的行为所追求的结果,也就是一种期望。这种期望的强烈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形成,只有当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目标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凭借学科教材这个中介完成教学转化,实现教学目标。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依据。目标太高,令学生望而生畏,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标太低,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徒费功夫。怎样才能做到教学目标恰当呢?这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基础及教材要求综合考虑,合乎“跳一跳,摘果子”就最好。课堂教学应是一种和谐愉快的双边活动。教育家们反复告诫:“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教材内容,采用读、练、讲、测、补、悟的不同课堂组合模式,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把活动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主体激活状态,教师所讲之处应是知识的精要之处、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之处。课堂上务必留出一定的问题和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质疑,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标新立异,让他们获得创造的欢乐,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创造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