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学乐学——我的思想政治教学心得类别:论文姓名:章勇职务:思想品德教师职称:一级教师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回民中学手机:13895090312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城109国道西侧让学生爱学乐学——我的思想政治教学心得爱因斯坦说的好:“教育所提供的东西,应该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学习过程应该成为现实的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高中思政课给予学生的不应是概念、原则、结论,而应是一种理论思维,是观察社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上这门课是一种思想熏陶,更是一种享受,是学生们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地方。而在现实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部分学校、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远没有语文、数学、外语重要,故而缺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的意识。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只重视考试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讲授、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并且对考试结果的评价也常以学生书面试卷的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亦缺乏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则缺乏实际的评价。这就形成了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的教学场面。学生将思想政治课当作一门要应付的课程来看待,并未给予必要的重视,导致思想政治课气氛沉闷,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冷漠呆滞,愁眉苦脸。那么,如何让让思想政治课焕发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做到爱学乐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应该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要全身心地投入。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上课时应全身心地投入课堂,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融入教科书、融入课堂之中,该激扬时昂奋动情,令人动容;该悲壮时沉郁顿挫,令人肃然;该温婉时细雨霏霏,令人感怀。一词一句牵动学生的情思;一举一动,点燃学生学习之火。教师全身心投入不仅自己讲课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而且也会自然而然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探究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挖掘思想政治学科知识魅力,让学生对知识本身感兴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在此指导下,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这要求教师应改变过去“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意识,在教学中注意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生活实际,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方法等融入生活题材之中,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注学生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课对他们成长的意义,从而激发兴趣,学以致用,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政治教学应在保持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变化,扩大知识容量,及时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领域新的发展成果吸收进来,不断补充新材料、新信息以及丰富和发展了的理论观点,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感、生活化、实用性和趣味性,增强其内在价值和吸引力。教师还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和浓缩,根据具体情况简化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形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体验和实际水平,使教学内容活起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此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教师应在积极拓展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整合、拓展多种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应该经常关注或掌握最新、最快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