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雨量分析1.降雨量2.降雨强度(暴雨强度)3.降雨面积和汇水面积4.降雨的频率和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是()、()、()三者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我国常用的暴雨强度公式为:qAcPtbn16711lg10.2.1地面径流与径流系数径流系数概念在雨水管渠系统设计中,汇水面积通常是由各种性质的地面覆盖组成的,随着它们占有的面积比例变化,ψ值也各异。因此整个汇水面积的径流系数应采用平均径流系数也可采用区域的综合径流系数。一般市区的综合径流系数ψ=0.5~0.8,郊区的综合径流系数ψ=0.4~0.6。1010..22..22断面集水时间与折减系数断面集水时间与折减系数11.集水时间.集水时间————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设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时间。(计的管道断面所需时间。(minmin))22..式中式中————设计降雨历时(设计降雨历时(minmin););tt11————地面集水时间(地面集水时间(minmin););tt2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min););mm————折减系数。折减系数。21mtt((11)地面集水时间)地面集水时间tt11的确定的确定地面集水时间地面集水时间是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是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雨水口的地面流行时间。到雨水口的地面流行时间。地面集水时间受地形坡度、地面铺砌、地面植地面集水时间受地形坡度、地面铺砌、地面植被情况、距离长短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流被情况、距离长短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流距离的长短和地面坡度。在工程实践中,地面集水距离的长短和地面坡度。在工程实践中,地面集水时间通常不予计算,一般采用时间通常不予计算,一般采用55~~15min15min。。一般在建筑密度较大、地形较陡、雨水口布置一般在建筑密度较大、地形较陡、雨水口布置较密的地区,宜采用较小值,取较密的地区,宜采用较小值,取tt11==55~~8min8min。。在建筑密度较小、地形较平坦、雨水口布置较在建筑密度较小、地形较平坦、雨水口布置较疏的地区,宜采用较大值,取疏的地区,宜采用较大值,取tt11==1010~~15min15min。。同时,起点检查井上游地面雨水流行距离以不同时,起点检查井上游地面雨水流行距离以不超过超过120120~~150m150m为宜。为宜。应结合当地具体条件,合理地选定应结合当地具体条件,合理地选定tt11值。值。tt11选用过大,将会造成排水不畅,致使管道上游选用过大,将会造成排水不畅,致使管道上游地面经常积水;地面经常积水;选用过小,又将加大雨水管渠尺寸,从而增加工选用过小,又将加大雨水管渠尺寸,从而增加工程造价。程造价。((2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t22的确定的确定tt22是指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即:是指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即:式中式中tt2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min););LL————各设计管段的长度(各设计管段的长度(mm););vv————各设计管段满流时的流速(各设计管段满流时的流速(m/sm/s););60——60——单位换算系数。单位换算系数。((33)折减系数)折减系数mm的确定的确定折减系数折减系数mm的提出原因如下:的提出原因如下:11)按公式算出的管渠内流行时间)按公式算出的管渠内流行时间tt22将比实际将比实际时间偏小。时间偏小。22)为了利用管道的调蓄能力,应使管内水流实)为了利用管道的调蓄能力,应使管内水流实际流速低于设计流速,故要延缓管内流行时间际流速低于设计流速,故要延缓管内流行时间t2t2。。考虑到以上两个原因,在设计降雨历时计算考虑到以上两个原因,在设计降雨历时计算时引入了折减系数时引入了折减系数mm,延缓了管内流行时间,使,延缓了管内流行时间,使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并达到折减管段设计流量,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并达到折减管段设计流量,减小管渠断面尺寸的目的。规范规定:减小管渠断面尺寸的目的。规范规定:暗管暗管mm=2=2,,明渠明渠mm=1.2=1.2,在陡坡地区的暗管,在陡坡地区的暗管mm==1.21.2~~22。。各设计管段的各设计管段的雨水设计流量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