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树形导航|首页|教案设计|课件下载|试卷中心|素材酷库|有声世界|读书频道|教学文摘|高中站||注册|登陆|留言|会员中心|帮助|充值|师友论文服务|备课中心||教学文摘首页|考试研究|写作教学|阅读教学|课程改革|教法学法|杂烩精编|教育专题|语文论文|您现在的位置:新语文>>教学文摘>>语文论文>>文摘正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及建议热★★★【字体:小大】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及建议作者:xiaomx文摘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364更新时间:2005-11-20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及建议随着社会向纵深的发展,交际日益频繁,作为交际的主要方式口语交际自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新课程改革紧握时代的脉搏,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口语交际的总目标定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总目标中我们可以知道新课程把口语交际的能力与以往的课程标准相比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于是,各学校都纷纷加强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教学,但是口语交际教学并不是说那么简单真正实施起来需要不断的反思与调整,才能更好地把它落到实处。一、对当前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一)、存在形式化与表面化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老师们独具匠心地设计了各种的教学形式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不会一步到位的,它总是要遵循不断的发展调整才能完善的规律。当前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一些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反思。笔者曾看见这么一个课前十分钟演讲。上课铃响了,轮到当天演讲的3号同学嬉皮笑脸地走上讲台,台下的同学马上发出一阵哄笑。3号同学不好意思地把头转向课室外,半天没说出一句话。台下的老师和同学有点等不耐烦了不断地催促他,可是3号同学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3号同学匆匆说了一个谜语就下去了。整个过程花了差不多十五分钟。利用课前十分钟演讲这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来是很好的,但如笔者所见的课前十分钟演讲其效果又会得到保证吗?学生进行演讲前老师倘能先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实施起来的效果也便就更好地落到实处了。除课前十分钟演讲外,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老师们最常用的形式就是讨论。讨论既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讨论这种形式倍受青睐。但现在讨论很多时候存在着为了讨论讨论留于形式化的问题。其中一种情况如:某老师在教《斑羚飞渡》这一课时,让学生讨论:镰刀头羊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呢?学生马上展开讨论,可是才讨论了两分钟,第一个发言的学生也还没说完。老师就让学生停止了。另一种情况则是:当老师要求讨论时整个班热闹非凡学生都仿佛很积极地讨论,但只要你仔细一听你会发现其实很多学生趁讨论之机在谈笑说一些与讨论的主题毫无关系的笑话。以上的两种讨论形式都不利于进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二)、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情境的创设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倡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的老师便争先恐后地转变以前的教学模式纷纷进行新课程的教学,但现在某些地方存在一些矫揉过正的现象。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错误地认为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搞就是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结果导致学生形成了一种放任自流的现象。笔者也曾经上了这么的一节课,那是给学生讲授《纸船——寄母亲》一课。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诗歌的语言写得怎样?”学生先是傻愣了一会,然后在老师的不断追问下,学生有的说“好”,有的说“很好”,“很优美”“很抒情”……整个课堂仿佛很热闹,学生仿佛很踊跃,但只要细心一想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课堂里去,也没有真正达到训练学生口交际的目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问题不够明确且缺乏了必要的引导。还有的一种情况是老师欠缺了对情境的创设。如:某老师在讲授《荒岛余生》的时候,直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回忆在你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请仿照课文中的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学生拼命在想他们过去或现在遇到些什么挫折呢?又怎样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