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6年秋季版)《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VIP免费

(2016年秋季版)《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_第1页
1/2
(2016年秋季版)《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_第2页
2/2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文章阅读学生能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情、设若、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学生能在阅读中积累文中优秀语句。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2、教学难点: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素材、习题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北国的寒冬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江南的冬天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有一番怎么别致的性格呢?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曾这样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的评判。二、简介作者并解题1、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写该文时,作者就在山东济南任教。2、题目限制了地方和时令,济南的冬天有什么可写的呢?阅读全文,同时把有关描写济南冬天的词句划出来。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教师范读,学生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率先示范的榜样,有利于对学生的朗读指导。2、师生互动,评点第一段。师生互动,展开探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1)济南的冬天有哪些特点?第一段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2)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补充:统观全文可以看出“温晴”“宝地”两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温晴”偏重特点,“宝地”偏重感觉。)3、课文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具体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冬天的?4、作者描写“山景”和“水色”分别有哪些段落?5、老舍的文章中多有亲切优美的语句,同学们能从这篇文章中举出一些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你能看出这句话还有什么作用吗?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对于祖国文字的理解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6、这一段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解题能力。7、济南冬天的山水是美的,那它的水又美在哪里呢?四、揣摩优美语句,品析遣词造句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了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上,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玩味。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想呼应?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用词,体味一字传神之效。五、课堂小结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嘎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六、布置作业写一写家乡的冬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6年秋季版)《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