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4平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平移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平移的性质,并会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3、动手操作,学会对点、线及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作图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小学已有的知识、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教学重点是探索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在于利用平移的基本性质作出平移后的图形.三、教学方式与手段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通过探究、观察、提出问题、小组交流、展示、归纳、习题训练等活动获得新知,并亲手画图实践进行应用。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共设置了三个学习目标,整节课围绕这三个目标设计了三个模块。通过让学生观察小朋友滑滑梯、传送带传送物体和过山车几个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出平移的概念,再让学生从探索活动中自主学习和探索得到平移的性质,并应用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一)学习目标1思考:1、在滑梯过程中,小朋友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方向相同吗?运动距离呢?2、这些图形的运动过程与小朋友滑滑梯的运动过程,是否有共同点?若有是什么?导学思考题:1、请你根据以上观察,概括平移的概念和特点;(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个图形,在改变过程中,原图形上的所有的点都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且运动相等的距离,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图形的平移变换,简称平移。)2、通过以上的观察,你认为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平移?(平移的方向、移动的距离)说明:图形的平移不一定是水平的,也不一定是竖直的。如图的鸟的飞行也是平移。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也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小测试:⑴在传送带上,如果货物箱上的A点向左移动50cm,其他部位会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呢?1、下面两个图形的变换是不是平移?请说明理由。2、“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蕴涵的图形变换是__________变换?3、下面这几种物体的运动中,哪些是在平移?说一说:请举出现实生活中平移的一些例子。(二)学习目标2导学思考题:根据以下提示自学课本28页的思考部分1、雪人的形状、大小、位置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2、雪人甲运动到雪人乙的位置时,雪人甲的鼻尖A是怎样运动的?它运动到了什么位置?帽顶B呢?3、连接几组对应点(如:A与A‘,B与B’,C与C‘)观察得到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其他点有没有这样的关系?4、根据以上问题总结平移的性质有哪些?平移前后两图形具有怎样的图形关系?平移的性质: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教师提供的问题串,让学生一步一步思考归纳总结出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再由“思考”让学生总结评议的两个要素,同时和学生小学学的只会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平移作比较,进行衔接和扩展.说一说:(1)四边形ABCD经平移变换后得到四边形EFGH,那么它们的形状、大小是否改变?(2)图中点A经平移到了点E,则点A和点E是一对对应点,你能在图中找出其他各对对应点吗?(3)请连结各对对应点得出线段,这些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小测试:1、将面积为30cm2的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是()三角形,它的面积是()cm2.2、下图中的变换属于平移的有哪些?F(三)学习目标31、将点A平移到点A′2、将线段AB平移,使点A与点D对应。步骤:1、连结AD。2、过点B作AD的平行线。3、在平行线上作线段BC,使BC=AD。4、连结CD。3、思考:如何将一个三角形进行平移(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1)图形的平移实质上是点的平移。延伸:图形的运动实质上也是点的运动。(2)平移的特点:同方向、等距离。ABDECABDC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