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师要担当起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塑造学生高尚灵魂的重任,我认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五个最重要的素养是:一、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一个青年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面临功利浮躁、金钱泛滥的纷纭世界而守住心灵的这一片净土,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上真正有所作为。如果一个青年教师耐不住寂寞,经受不了金钱的诱惑,就很难安心地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在语文教育中,在与学生、同事、家长和他人进行交往时,教师要通过自身独立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健全的个性,宽广的胸怀,深厚的爱心,得体的谈吐,潇洒的举止,优雅的风度,以及对待工作、名利、生活、挫折等的积极态度,展现良好的人格形象,散发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二、必须热爱教育事业1.要有责任心叶圣陶认为,教师的素养最根本的一条是高度的责任感。教师得先肯负责任,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的这种责任感从何而来?首先来自对教学工作本身的意义的正确理解。很多时候,身教重于言教。有的教师认为上课迟到几分钟是芝麻大的小事。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想法。试想,几十个学生坐在教室里满怀期待地等教师来上课,而教师却迟迟不来,学生会怎么想呢?教师以后还怎样去严格要求学生呢?前不久,我就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幅情境:上课铃响了很久,一个年轻的英语代课教师还在办公室接听电话,我班(七年级)的一个男生就气冲冲地跑进办公室,对老师大声嚷嚷:“上课了”。让这位老师好不尴尬,在教师学生中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导致这信年轻老师上课时总有个别学生调皮捣蛋。青年教师的责任心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切勿因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强烈的责任心是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2.要有敬业精神如果一个教师兴趣不在教育事业上,心不在教育教学上,必然出工不出力,必然误人子弟,害人又害己,不如早点离开教育岗位,去从事他喜爱的职业,于人于己都有利。你自己都没有责任心,以怎么能要求学生用心认真学习呢?要当好一个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饱含热情、全身心热爱和持久的兴趣。我们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育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才会对工作进行钻研,并在钻研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前进,才会产生推动工作、促进工作的永恒动力。3.要有爱心要爱事业,爱学生,爱语文,并激情涌动,亲其道,信其师;也可说爱其师,信其道一句话就是要热爱学生。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教育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无论是古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还是“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抑或是一生从教,有着传奇色彩的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他们无一不是凭着一颗“爱心”来奏响生命的乐章,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因此,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没有爱心的教师,哪怕具有再高深的专业知识也是一名庸师。现今在应试教育下常有一些教师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为了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所谓的威信,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分,急功近利,常常去讥讽、辱骂、体罚甚至赶走一些学生;其实这些教师在塑造所谓的尊严、威信的同时,已付出了得不偿失的巨大代价,即自身形象的严重损害。因此哪里爱心洋溢,哪里的教育就会生机勃勃。三、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修养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自身修养不够,教学方法再讲究,效果也有限;反之,教起来会左右逢源,事半功倍。”我19岁毕业分配从教时,那时经济紧张,买不起教案之类的教学资料,而且教学资料又很少,有钱也难以买到,手中只有一本薄薄的教学参考书。于是上课几乎都是逐段逐文串讲,琐细而无教法。自己累得要命,可是效果却不太好。后来向前辈请教,才明白:要做好一个教师,单凭自己的满腔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学会借鉴,尽快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养成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真正让教学敲打在学生的心坎上。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