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信技术微波通信技术第一部分、微波通信第一部分、微波通信第二部分、扩频通信第二部分、扩频通信第一部分、微波通信概述•1、微波通信-概念•2、微波通信-特点•3、微波通信-发展•4、微波通信-原理•5、微波通信-应用微波枢纽站1、微波通信-概念•无线电频段的划分–长波30~300KHz–中波300~3000KHz–短波3~30MHz–超短波30~300MHz–微波300MHz~300GHz•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入=入=C/入=C/F1、微波通信-概念•微波中继通信的定义–工作在300MHz~300GHz的频率范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以接力的形式达到长距离传送信息叫微波中继通信。微波中继通信示意图2、微波通信-特点•特点1–通信稳定,与短波通信相比传播稳定受外界干扰小,但会受到地形、地物及气候等影响2、微波通信-特点•特点2–容量大长波、中波和短波总共带宽只有30MHz,而微波带宽有300GHz,是前三者总和的1000倍2、微波通信-特点•特点3–抗自然灾害能力强与有线通信网相比是有优势的。并且微波通信系统建设速度快,易于组网3、微波通信-发展无线通信是微波通信得以实现的基础。1901年马可尼使用800KHz中波无线电完成了人类第一次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开创了人类无线通信的新纪元。3、微波通信-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商用模拟无线电通信系统。采用甚高频(VHF)频段。二战期间,出现了特高频(UHF)的军用无线通信系统。3、微波通信-发展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波通信系统。美国纽约-旧金山的商用微波通信系统采用4GHz的频段,能承载480路模拟话音,通过100多个中继站,第一次实现了长距离、中等容量的通信。3、微波通信-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模拟微波通信的性能不断提高,容量增大,随着数字技术和时分复用技术的出现,数字微波通信系统逐步取代了模拟系统。3、微波通信-发展我国早在1955年就开展了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与微波技术相关的开发、引进和应用工作。60年代,用于邮电系统的微波通信干线达10000km。3、微波通信-发展70年代中期,由于数据传输的保密要求,我国也开始了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研究。1978年3月2GHz120路,6GHz120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川汉输气工程。3、微波通信-发展1998年,我国研制的同步数字微波通信系统M-2000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微波通信-发展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采用检测、再生、纠错等技术手段,消除了模拟微波噪声和干扰逐级累积的问题。3、微波通信-发展2、保密性能好由于信号的数字化,很方便在信号发送端加入密码,接收端按照相同的规律解除密码,从而解决了模拟微波通信系统保密性差的问题。3、微波通信-发展3、便于组成数字通信网由于数字微波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可以直接在数字通信网上传输,计算机控制各种信息的交换容易。而模拟微波系统是做不到的。3、微波通信-发展4、设备可靠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不断降低,也使得数字微波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3、微波通信-发展5、抗自然灾害能力强与模拟微波通信系统一样,与同轴电缆和光纤通信系统相比,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具有更强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4、微波通信-原理⊙⊕⊙⊕⊕⊙⊕⊕⊙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线路组成终端站终端站终端站中继接力站中继接力站枢纽站4、微波通信-原理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馈线双工器天线上变频器调制器调制器多路复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发信机结构示意图发信机4、微波通信-原理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馈线双工器天线下变频器调制器解调器多路复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收信机结构示意图收信机4、微波通信-原理微波通信的频率设置为了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节省频率资源,在微波通信系统中要采用复用技术。4、微波通信-原理微波站1微波站2微波站3微波站Nf1f2f2f1f1f1f2f2单信道设置的二频制方案5、微波通信-应用•电视传输–在50年代至80年代,它曾为电视广播节目的长距离传输和城市间电视节目的交换,促进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通信传输–在此期间,与平衡电缆,同轴电缆的载波通信系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