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定期检验现场鉴定评审程序、技巧、条件江苏省特种设备管理协会邱维倬目录一、气瓶典型事故实例二、气瓶检验站现场评审程序和技巧三、气瓶检验站技术条件一、典型事故实例1、重庆、安徽●2007年5月5日2时45分,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团结坝155号重庆东华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事发时,该公司1只氮气无缝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2007年5月14日18时10分,安徽省滁州市琅琊乙炔气厂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重伤,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0.5万元。事发时,一个体户到该厂充装氧气,充装中发现1只刚充好的氧气瓶发生泄漏,拿起扳手敲击阀门部位,被敲击的气瓶发生爆炸,致使4人受伤。事故造成充装车间两间房屋屋顶和门窗被毁。2004年7月17日至18日,河北省保定市发生4只氧气瓶爆炸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9人受伤,其中第一只气瓶爆炸炸死2人,第二只气瓶爆炸炸死3人,因保定市及时采取了措施,第三、四只气瓶爆炸未造成人员伤亡。经查,爆炸的四只气瓶是由同一氧气充装站充装的,该充装站没有对所充装的气瓶进行充装前逐只检查且无充装前检查纪录。经初步现场调查分析,4只氧气瓶爆炸的原因是氧气瓶中混入可燃气体,用户开瓶阀后点燃焊枪施焊时立即发生爆炸。2、河北2004年7月23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发生3只氢气瓶连环爆炸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经初步调查分析,氢气瓶爆炸事故系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混合而引起的化学性爆炸,发生爆炸的气瓶也是同一充装站充装的。3、江苏1995年.4.2晚23时10分,首钢宏冶钢厂氧气瓶爆炸,拾回碎片64块,重37.4kg。4、北京事故单位:北京南亚气体有限公司事故日期:2005年3与8日21时事故设备:40L高纯氧气瓶,34Mo2V(涿鹿)事故概况:3月8日16时从天津拉回20支带余压气瓶19时充装工邢某将4只瓶装在汇流排上后下班,近21时时,王某操作汇流排上的气瓶(郭某证实),21时爆炸,炸22块总重53.75kg,尚差1.25kg。事故原因:1、无证操作。2、可燃气体测爆仪失灵。事故损失:充装间炸毁,所有设备损坏。王某死亡5、北京二、气瓶检验站现场鉴定评审程序与技巧第一节鉴定评审单位的职责一、对申请单位的资源条件、质量管理体系和气瓶定期检验工作质量进行现场审查。二、填写《气瓶定期检验现场鉴定评审报告》,鉴定评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申请单位基本情况、评审工作概况、评审内容、鉴定评审组确定的许可检验范围、评审意见及鉴定评审组人员名单等三、经鉴定合格和经整改后合格的气瓶检验单位,鉴定评审报告由鉴定评审组长提交鉴定评审机构审核,并且按照鉴定评审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批并加盖鉴定评审机构章。四、经鉴定评审,发现实际情况与申请资料严重不符,鉴定评审机构应当终止鉴定评审工作,并应尽快报告核准实施机关机关。五、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对鉴定评审资料(包括申请书、申请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鉴定评审记录、鉴定评审报告等)妥善保存归档,保存期限不少于4年。六、鉴定评审工作结束后,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及时向核准机关提交现场鉴定评审报告和相关资料。七、鉴定评审工作应当遵循客观、公正、保密的原则。第二节、鉴定评审办法一、鉴定评审时间现场鉴定评审工作一般应当在3至5个工作日内完成。二、鉴定评审组组成鉴定评审机构在接到申请单位的约请后应成立气瓶检验许可鉴定评审小组。鉴定评审组一般由2至4名鉴定评审人员组成。现场鉴定评审时,鉴定评审人员应当佩戴鉴定评审人员证件卡。鉴定评审组组长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鉴定评审人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熟悉气瓶检验安全质量管理,掌握气瓶检验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二)了解与气瓶检验相关的生产、工艺流程、检验试验方法;(三)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有气瓶检验或气瓶安全管理工作经历,能够根据鉴定评审情况做出符合性判断。鉴定评审人员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考核并统一公布。三、鉴定评审工作程序(一)、申请被受理后,申请单位应当约请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