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第1课时累计3课时编写人:备课组长:审查人授课时间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第______组评价结果: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AS”条件,3.能运用“SAS”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AS”条件教学难点: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过程:一段、(一).课前检测:(二)课前预习检查1.画出一个△ABC,使得AB=15cm,∠B=60°,BC=20cm,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来,并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会全等吗?2.用符号语言表达判定(2)为:在△ABC与△DEF中3.填空:(1)如图3,已知AD∥BC,AD=CB,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C≌△CDA,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一是AD=CB(已知),二是___________;还需要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2)如图4,已知AB=AC,AD=AE,∠1=∠2,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D≌ACE,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另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二段、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情景引入探究、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一角,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应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角夹在两条边的中间,形成两边夹一角;另一情况是角不夹在两边的中间,形成ABCDEF两边一对角.)每一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都全等吗?2.结论归纳:判定定理(2)3.合作交流(1).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OA=OC,OB=OD,求证:(1)△AOB≌△COD(2)AB=DC(2).已知:如图,AB=AC,F、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ABE≌△ACF.(3).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AF=CE,BE∥DF,BE=DF.求证:△ABE≌△CDF.4、当堂训练:书P101.25、小结提升:总结本节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另一种SAS,而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注意观察图形的特征,找出是否具备满足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作业P153.10.课外作业课辅p3变式练习课后反思三段下节课预习提示展示点评题号题号题号题号题号ABC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