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场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事故类型1.1.1火灾:因电线老化、短路、负荷过载、电脑等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火灾。1.1.2地震:存在发生地震的可能性。1.1.3治安事件:用户投诉等引发纠纷事件;周边治安环境恶化产生偷盗现象等。1.1.4雷电:因打雷导致公司电气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1.2事故发生的区域1.2.1火灾:办公楼、食堂、客服中心等1.2.2地震:办公楼1.2.3治安事件:办公楼1.2.4雷电:办公楼1.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3.1电气火灾:电器、电缆发热、有焦味,照明灯闪烁、亮度不正常。1.3.2地震:地面(板)晃动。1.3.3治安事件:身份不明人员擅自进入办公楼;来访人员接待不当引发纠纷。1.3.4雷电:设备不能正常使用、人员直接有过电反映(头发竖起、发麻等)。1.4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事故1.4.1火灾:发现不及时,火灾事态扩大,可能造成人员烧伤、-1-窒息和财产损失;无序疏散,可能造成人员拥堵、踩踏致人受伤。1.4.2地震:顶板脱离、高柜翻倒、建筑局部损坏或整体垮塌导致人员砸伤、压伤,疏散不及时,可能造成进一步的伤害。1.4.3治安事件:对纠纷处置不当可能升级为殴打事件,导致人员受伤;可疑人员硬性闯入公司办公楼,防卫不当会致人受伤;偷盗产生经济损失。1.4.4雷电:因打雷导致公司电气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组织组长:事发区域负责人(综合办负责任、服务中心负责人)副组长:质安部负责人成员:公司机关其他部室负责人2.2职责应急组长:具体落实突发事件的地点、影响范围、伤亡人数,全面负责现场的救援、疏散指挥。应急副组长:下达撤离命令、配合组长进行现场救援、疏散指挥,负责现场灾情变化汇报。公司机关部室负责人:负责本部室属地区域内的突发事件上报、应急处置,疏散本部室工作人员。3应急处置程序3.1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1.1最先发现火灾的任何人应根据火灾的性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住火势。若是电器电路引发的火灾,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2-(1)若能立即扑灭或控制火势,不使火灾扩大时,先扑灭或控制火势,再向值班领导报告。(2)若现场火灾无法立即扑灭或火势无法控制时,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初步判断火灾的性质、地点、范围、着火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后,迅速向值班领导报告。3.1.2办公楼工作人员接警后,增援事发现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继续控制火势。3.1.3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蔓延,保护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当公司救援力量无法控制火灾时,由副组长拨打119火警电话报属地消防大队,请求增援。各部室负责人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引导员工撤离,如有受伤人员,立即进行救护。3.1.4接到撤离命令后,所有人员按预定的最短路径进行疏散,各部室负责人维持疏散秩序并清点本部室是否有余留人员。人员撤离按离楼梯口最近处下楼原则进行撤离,一般按以下路线执行:安全注意事项:从火灾现场撤离时应将身体尽量贴近地面,沿墙角疏散,掩捂口鼻的毛巾或衣物尽量用水浸湿。3.1.5各部门人员撤出办公楼到空旷的集中集合点,各部室负责人清点人数并报告办公室。3.1.6火灾被扑灭并清理现场后,由专门人员确认现场安全,其他人员方可进入办公楼。3.1.7在应急处置、疏散、现场恢复过程中,应留守一名人员在办公楼前安全地带维持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或有人乘机搞破。3.2地震应急处置程序-3-3.2.1当有强烈震感的地震发生时,各部门责任人迅速组织部门全部人员有序撤离办公楼,治安保卫人员迅速到办公楼入口维持秩序。3.2.2各部门人员撤出办公楼到空旷的集中集合点,部门负责人清点人数并报告办公室。3.2.3地震结束,由2名人员进入办公楼检查确认现场安全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3.3治安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3.1外来人员未经许可,所有人员不得放行。如外来人员强行闯入办公区域滋事骚扰时,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其警告,尽力将其劝阻离开办公区域;对确因XX聚访事态恶化失控或突遇抢窃、行凶袭击等暴力侵害时,立即汇报办公室负责人,拨打110报警电话。3.3.2如有外来人员闯入办公室滋事时,最先发现的任何人应立即劝阻,电话汇报办公室负责人。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