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紧急救护2017.11急诊科内容•1.消化道定义•2.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出血简单鉴别•3.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消化道定义:•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译为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新名词“中消化道”改变了对消化道的传统分段概念的认识。新定义以十二指肠乳头、回盲瓣为标志,将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十二指肠乳头以上)、“中消化道”(十二指肠乳头至回盲瓣)和“下消化道”(盲肠、结、直肠)。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出血可根据以下几点,综合分析加以鉴别:•1出血方式——呕血伴有便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单纯便血者提示下消化道出血。•2血便颜色——颜色越深,出血部位越高。黑便、柏油样便及隐血便多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而暗红特别是鲜红色血便多为下消化道出血。•3大便性状——血量多、粪质少、血与粪便均匀混合者,多为上消化道出血;而血液附在粪便表面、或大便时滴血者为下消化道出血。•4伴随症状——便血伴有急性上腹痛或节律性上腹疼痛、烧心、反酸者,多为上消化道出血;便血伴有急性下腹痛、脐周痛或里急后重者,多为下消化道出血。•5病因病史——既往有溃疡病、胃炎、及肝病史者,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无上述病史者,应考虑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的原因静脉曲张性出血非静脉曲张性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良性、恶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胆道出血胰腺出血在所有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占前三位。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1)胃癌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2))急性胃粘膜病变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3)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临床表现•⑴前驱症状:腹痛、头晕、心悸、恶心•⑵呕血和黑便(鲜血便)1、初步诊断•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及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初步诊断可基本成立。•需要注意的是,应当除外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引起的呕血,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引起的粪便发黑。对可疑患者可作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黑粪50~100ml•呕血250~500ml•出现全身症状头晕、心慌、乏力400~500ml•周围循环衰竭>1000ml最有价值的标准: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动态观察血压和心率出血量的估计上消化道出血诊治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胃镜检查:出血后24~48h内急诊内镜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化验:血常规、血尿素氮、肝功等•血象变化Hb↓、RBC↓网织红细胞数↑WBC数↑•血象检查不能作为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的依据•贫血在3-4小时后才出现,其程度取决于失血量、出血前有无贫血、出血后液体平衡状况。•最有价值的标准是血容量减少导致的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钡剂造影:在出血停止后且病情稳定数天后进行4、其他:选择性动脉造影适用于内镜及钡剂未能确诊而又反复出血者5、吞线试验:不能耐受X线及内镜检查或动脉造影者可作吞线试验,根据棉线有无沾染血迹及其部位,可以估计活动性出血的部位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诊治过程•紧急治疗期:患者入院6~48小时,治疗目标是•控制急性出血、•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针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及评估,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PPI(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和抗菌药物联合用药)。2、紧急处理(1)严密监测出血征象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血液吸入气道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气,准备吸痰用物,禁食。•①记录呕血、黑便和便血的频度、颜色、性质、次数和总量。•②定期复查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尿素氮等。•③观察意识状态、血压、脉搏、肢体温度、皮肤和甲床色泽、周围静脉充盈情况、尿量等,意识障碍和排尿困难者需留置尿管。大出血者必要时进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