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力推行讲学稿激活课堂教学VIP免费

大力推行讲学稿激活课堂教学_第1页
1/4
大力推行讲学稿激活课堂教学_第2页
2/4
大力推行讲学稿激活课堂教学_第3页
3/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倡导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直接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各行各业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达到的基本目标。过去的教育注重应试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我校在市教育局和市教研室两级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前几年学习上海青浦的教学经验,收到较好的效果。近几年我校承担襄樊市《变式·探究·创新》教研课题,在全校铺开,各学科相互渗透,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受到社会的认可,上级的表彰,兄弟学校的称赞。然后又引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经验。给我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对这样的现状并不满意,今年秋季,我校在数学组率先进行新一轮的教改,那就是学习江苏的“讲学稿”经验,用讲学稿上课。经过半年的尝试,我们对使用讲学稿有一些肤浅的和不成熟的看法。现在诉诸于笔墨,供同行之间相互交流,以便更好、更快、高效、熟练的使用讲学稿,提高各校的教学质量。一讲学稿的设计原则⑴承前启后原则每节课的知识点得出,必须在旧知识的前提下转化为新知识,再归纳总结得出新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新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⑵循序渐进原则讲学稿的环节可以千变万化,但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就像爬山一样,渐入高处。尤其是自学引导中的问题,更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否则就会给学生自学制造障碍。⑶容量适度原则一篇讲学稿要达到的目标不宜过多,深度不宜过深,难度不宜过大。初学新知,要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做文章,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的知识形成链状和网状结构。当然对新知的应用也应改加以重视。学习的目的是会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节课的讲学稿要能当堂完成,当堂落实。这一点和“洋思经验”是吻合的。⑷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新课标要求: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习不应脱离实际生活和学生的经验,如何能够把学习变成有趣的事情?我认为那就要从实际出发,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体会到学习新知的价值。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展开教学,教学效果自然无话可说。⑸灵活多变原则讲学稿的模式不应固定。教学新知的课与复习课的讲学稿应有所区别;概念教学的讲学稿与性质、判定、公式等教学的讲学稿不同。只要学生学得轻松,效果理想,那就说明讲学稿的设计成功。二使用讲学稿的优点经过半年的尝试,我校教师和学生已尝甜头,对使用讲学稿都感到非常满意。我调查了部分老师和学生,结合实施讲学稿的实际,归纳出讲学稿有下列优点:⑴替代了备课本,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原来每位教师都要单独备课,每位教师备一节课需要2节课的时间。现在,使用讲学稿,集体商讨2节课,一个备课组内的每位老师轮流执笔,而后共同讨论定稿。这样形成的讲学稿共全组教师使用。原来一周每个教师要备5课时,现在每个教师一周只须认真备好1课时。显然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大大的减轻了,这样教师可以把精力投入到辅导学生和其他方面。讲学稿汇聚成册后即为教师备课本,供今后教学参考和迎接上级检查使用。⑵替代了学生的作业本,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过去,学生每门课都要准备作业本,有的还分大本、小本,课堂本、课外本。现在,学生只需要一份讲学稿即可顺利学习。在教辅资料泛滥的今天,学生的课桌上摆满了五花八门的资料。学生沉浸在题海中,活泼可爱的他们天天与那一道道习题作战,个个变得萎靡不振,再也见不到昔日的笑脸。现在我校使用讲学稿,大大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迎合了时代的要求,找回了学生的笑脸。⑶提供了师生、生生合作交流的平台。传统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力推行讲学稿激活课堂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