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麻醉科袁嘉蔚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定义及目的二.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三.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四.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深度的评估五.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操作流程六.常见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麻醉七.特殊人群消化内镜的镇静/麻醉八.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九.消化内镜镇静/麻醉的安全管理及注意事项Contents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定义及目的•定义:指通过应用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等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尤其可以消除患者对再次检查的恐惧感,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度,同时为内镜医师创造更良好的诊疗条件。•目的: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内镜操作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消化内镜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消化内镜医师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一般来说,大多数内镜操作时患者处于中度镇静,特殊内镜操作需要患者处于深度镇静和(插管)全麻。*中度镇静指患者对指令和轻刺激仍有反应,且不需要辅助通气。*进行时间长或操作复杂的内镜术:如小肠镜、ERCP、超声内镜等。二、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开展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消化内镜室的基本配置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每单元诊疗室面积宜不小于15M2。(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2.每单元诊疗室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还应符合手术麻醉的基本配置要求,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置、静脉输液装置、常规气道管理设备(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麻醉咽喉镜与气管内插管用具等)和常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等。(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经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消化内镜操作时间较长或高危患者还应配有麻醉机,并考虑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或)有创动脉压力。消化内镜操作区域须配备麻醉机、困难气道处理设备(如喉罩、视频喉镜等)和抢救设备如心脏除颤仪以及常用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和拮抗药如氟马西尼和纳洛酮。(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3.具有独立的麻醉恢复室或麻醉恢复区域,建议麻醉恢复室与内镜操作室床位比例不低于1:1,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镇静/麻醉性质设置面积。其设备应符合麻醉恢复室的基本要求,即应配置常规监护仪、麻醉机和(或)呼吸机、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急救设备与药品等。(二)人员配备与职责•消化内镜诊疗的轻度、中度镇静可由经过专门镇静培训的医师下达医嘱,并可由经过专门镇静培训的护士实施。消化内镜诊疗的麻醉/深度镇静应由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根据消化内镜患者受检人数与受检方式以及镇静/麻醉的性质合理配备麻醉医师人数。(二)人员配备与职责•建议:每个单元操作室配置至少1名麻醉科高年资住院医师和1名麻醉科护士,其中麻醉科护士负责麻醉前准备和镇静/麻醉记录、协助镇静/麻醉管理;•每2~3个单元操作室配置1名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指导并负责所属单元患者的镇静/麻醉以及麻醉恢复。麻醉恢复室的麻醉科护士数量与床位比宜为1:2~4配备,负责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恢复情况。麻醉医师与麻醉科护士宜相对固定,以保证镇静/麻醉过程及麻醉恢复过程的患者安全。三.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适应证Indication1.所有因诊疗需要、并愿意接受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患者。2.对消化内镜诊疗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3.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如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EU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