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丰润区人民医院呼吸科周海云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规范化的诊断及治疗,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定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反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大多数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年龄:早产和出生低体重儿是哮喘的危险因素。目前还不能确定,婴儿哺乳方式对哮喘发生的影响。特应质(atopy):哮喘患者常伴有过敏的特征,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性别:在14岁以前,男性患儿哮喘的发生率是女性的2倍,在青少年期男女哮喘的发生率这种差别不大,但成人女性哮喘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男性。肥胖:体重指数>30kg/m2者其哮喘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并且哮喘难于控制。肥胖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以及合并其它疾病的可能性高于体重正常的哮喘患者。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其机制包括了炎症、激素、神经以及肥胖对肺动力学影响等多种因素。环境因素:室内过敏原:螨虫、动物皮毛、蟑螂、真菌室外过敏原:花粉、真菌感染:研究表明婴幼儿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儿童喘息以及日后儿童哮喘有密切关系。职业因素:某些特殊职业如密切接触有机或无机化学物质等。、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吸烟:主动和被动吸烟与哮喘患者肺功能快速下降哮喘的严重度以及哮喘难于控制高度相关。空气污染:室内外空气污染也与哮喘相关。饮食和药物:某些哮喘患者对阿司匹林敏感、某些患者对特定食物如花生敏感等。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学特点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哮喘发病的“核心”,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共同作用参与了哮喘的发病和发展过程。哮喘的主要炎症细胞为CD4+Th2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其主要机制是气道高反应性(airwayhyperresponsiveness,AHR)介导的。哮喘的病理学特征:气道粘液栓形成粘膜水肿、粘膜下炎症细胞浸润气道上皮脱落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学特征气道壁增厚上皮下纤维化平滑肌细胞数目增加和体积肥大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粘液腺化生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诊断标准1、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多与接触过敏源、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5、辅助检查:①简易峰流速仪测定最大呼气流量(日内变异率≥20%支气管哮喘的诊断5、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钟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二、分期1、急性发作期: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2、慢性持续期:是指患者每周均不同频度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3、临床缓解期: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哮喘的诊断应充分结合患者的病史、查体结合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综合做出。在做出哮喘诊断前,应考虑患者是否具有以下临床特点:是否有反复的喘鸣?是否有夜间咳嗽?是否运动后喘鸣或咳嗽是否接触过敏原后有喘鸣、胸闷或咳嗽患者是否感冒累及肺部或10天以上才能康复症状是否能为抗哮喘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的相关辅助检查峰流速及变异率利用峰流速仪测定日内变异率,有助于不典型哮喘的确诊和病情评估。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过敏源测定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指标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周1-2项)(1周≥3项)日间症状无(或≤2次/周)>2次/周>2次/周活动受限无有有夜间症状/憋醒无有有需要使用缓解药物次数无(或≤2次/周)>2次/周>2次/周肺功能正常小于正常小于正常急性发作无≥每年1次任何1周出现1次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上气道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