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言一、开设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课程的目的、意义与课程目标二、中医对医患关系的认识1、“医乃仁术”思想指导下的德医并重观2、“必一其神”原则指导下的医患互信观3、“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的医患互动观复习三、医患关系1、中医医患关系特点2、主动一被动型医患关系3、指导一合作型医患关系4、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四、中医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的方法与方式五、中医医患沟通特点1、医理易于被患者认识与理解2、注重整体3、注重自然4、注重养生5、注重个性6、注重与患者的接触六、中医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自学)现代医学模式下临床医生应具备的能力:1、生物医学能力(bio-medicalcompetence)2、心理社会的能力(psycho-socialcompetence)3、关于人性的能力(humanisticcompetence)第二章接诊医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第二章接诊医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以德立医、德医并重是医患良好沟以德立医、德医并重是医患良好沟通的基础通的基础•中医大学生???接诊与医患沟通是每位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在接诊时做好医患沟通的基础是医生必须具备对患者进行诊疗的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接诊与沟通技能知识技能态度以德为先、德医并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本科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为他们未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本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接诊医生应具备的知识接诊医生应具备的临床能力主要内容接诊医生应具备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接诊医生与患者沟通时应具备的态度知识(一)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尤其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哲学、文学、史学等内容,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二)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基本知识。(三)掌握中医经典及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等基本知识。(四)掌握中医药治疗各种常见、多发病的临床基本诊疗知识。(五)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六)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七)掌握必要的药理学知识与临床合理用药原则。(八)熟悉必要的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知识,了解减缓病痛、改善病情和残障、心身康复及生命关怀的有关知识。(九)熟悉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知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和防治原则及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十)熟悉卫生法规,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临床能力(一)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二)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三)具有运用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体格检查的能力。(四)具有合理选择现代临床诊疗技术和方法、手段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的能力。(五)具有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初步处理的能力。临床能力(六)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他人交流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七)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八)具有基本信息管理能力,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九)具有阅读中医药古典医籍以及搜集、整理、分析临床医案和医学相关文献的能力。(十)具有运用一门外语查阅医学文献和进行交流的能力。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忠于人民,志愿为人类健康而奋斗。(二)热爱中医事业,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