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发热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导致口腔温度>37.5℃或腋下温度>37℃,称为发热。定义定义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2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低热(37.5~38.0)中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临床分期:•体温上升期:非特异性症状:乏力、畏寒、寒战、全身酸痛等骤升型:体温在数小时内达39°C以上,常伴寒战。如:大叶性肺炎,疟疾。缓升型:体温数日内缓升达高峰。如:伤寒呈阶梯状上升,结核。•高热持续期: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等。具有不同的热型•体温下降期: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如疟疾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伴随症状:1、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2、面容:如伤寒面容、醉酒貌8发热伴随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其他症状其他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菌痢、急性胃肠炎咳嗽、咳痰、胸痛:上感、肺炎、TB尿急、尿频、尿痛:泌尿系感染24/12/26头痛头痛(headache)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可见于多种疾病,大多无特异性,例如全身感染发热性疾病往往伴有头痛,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也可有头痛。但反复发作或持续的头痛,可能是某些器质性疾病的信号,应认真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部位:偏头痛及丛集性头痛多在一侧。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或整个头部全身性或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头痛,多为全头部痛。眼源性头痛为浅在性且局限于眼眶、前额或颞部。鼻源性或牙源性也多为浅表性疼痛。颅内病变的头痛常为深在性且较弥散。性质性质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脑膜刺激的疼痛最为剧烈。脑肿瘤的痛多为中度或轻度。神经功能性头痛也颇剧烈。高血压性、血管性及发热性疾病的头痛,往往带搏动性。神经痛多呈电击样痛或刺痛,肌肉收缩性头痛多为重压感、紧箍感或钳夹样痛。发作方式发作方式颅内占位性病变往往清晨加剧鼻窦炎的头痛也常发生于清晨或上午丛集性头痛常在晚间发生女性偏头痛常与月经期有关。脑肿瘤的头痛多为持续性可有长短不等的缓解期。伴随症状伴随症状1.头痛伴剧烈呕吐者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在呕吐后减轻者见于偏头痛。2.头痛伴眩晕者见于小脑肿瘤、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头痛伴发热者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包括颅内或全身性感染。4.慢性进行性头痛出现精神症状者应注意颅内肿瘤。5.慢性头痛突然加剧并有意识障碍者提示可能发生脑疝。6.头痛伴视力障碍者可见于青光眼或脑肿瘤。7.头痛伴脑膜刺激征者提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8.头痛伴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者可能是神经功能性头痛。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表现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障碍。由于脑缺血、缺氧、葡萄糖供给不足、酶代谢异常等因素可引起脑细胞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网状结构功能损害和脑活动功能减退,均可产生意识障碍。临床表现1嗜睡:持续睡眠,可唤醒,回答正确2意识模糊: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障碍3昏睡:不易唤醒,强刺激有反应,答非所问4昏迷–轻度昏迷:意识大部丧失,声、光刺激无反应,角膜反射、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存在–中度昏迷:各种刺激无反应,强疼痛刺激反应,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重度昏迷: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消失伴随症状:–发热:重度感染、脑血管意外–呼吸缓慢: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中毒–瞳孔改变:瞳孑缩小可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心动过缓:颅内压增高–血压改变:伴高血压可见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肾炎尿毒症等;伴低血压可见于各种原因的休克。–脑膜刺激征: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皮肤粘膜改变:口唇呈樱红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胸痛胸痛胸痛(chestpain)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主要由胸部疾病所致,少数由其他疾病引起。胸痛的程度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