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安全》2009年第9期粉尘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对作业环境的污染尤为显著,是生产场所最常见的职业有害因素之一。在我国,粉尘对劳动者安全的影响和健康的损害不仅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我国目前登记的从事粉尘接触工作人员超过2000万,此外,还有大量未登记却从事粉尘接触的私有企业人员或国有企业的农民合同工、轮换工。以粉尘引起的法定职业病—尘肺为例,我国累积尘肺病例60余万,近年来每年新发尘肺病例均在万名左右,极大地威胁着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尘肺是我国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生产性粉尘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生产坏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及混合粉尘三大类。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无机粉尘等;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人工有机粉尘等;混合粉尘是上述各类粉尘中两种以上粉尘的混合存在,在生产中最为多见。生产性粉尘产生的行业及岗位(1)产生无机粉尘的岗位。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主要产生于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铍、锡、锌等及其化合物,主要产生于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耐火材料、石墨等,主要产生于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2)产生有机粉尘的岗位。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等,主要产生于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及加工。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亚麻、甘蔗、木、烟草等,主要产生于粮食、纺织、木材、烟草等轻工业的原料加工。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炸药、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主要产生于农业、轻工业等的原料加工。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的危害53科普园地《安全》2009年第9期(3)产生混合性粉尘的岗位混合性粉尘是指上述两种或多种粉尘的混合物。混合性粉尘在生产环境中会常常遇到,如铸造厂用混砂机混碾物料时产生的粉尘,既有石英砂和黏土粉尘,又有煤尘;又如用砂轮机磨削金属时产生的粉尘,既有金刚砂粉尘,又有金属粉尘。粉尘的特点(1)粉尘的化学成份、浓度和接触时间: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化学成份和浓度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2)粉尘粒径的大小:粉尘粒径小,粒子在空气中不易沉降,也难于被捕集,造成长期空气污染;同时易于随空气吸入人的呼吸道深部。粒径小于5μm的粒子有一部分可在呼气时排出。但据资料,例如铅烟粒子在3μm以下,可能发生铅中毒的比率仍然很高;介于0.01~0.1μm间的粒子,仍有50%以上能侵入并沉积在人的肺部。粉尘粒径大,不仅其化学活性增大,表面活性也增大(由于单位质量的表面积增大),加剧了人体生理效应的发生与发展。例如锌和一些金属本身并无毒,但将其加热后形成烟状氧化物时,可与体内蛋白质作用而引起发烧,发生所谓铸造热病。(3)粉尘的吸附性:粉尘的表面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液体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粉尘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或是其它污染物的运载体,它是污染物质的媒介物。粉尘还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联合作用,还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短波部分,加剧对人体的危害,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4)粉尘的爆炸性:可氧化的粉尘如煤、面粉、糖、亚麻、硫磺、铝等,在适宜的浓度下,一旦遇到明火、电火花和放电时,可发生爆炸。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人体吸入的粉尘量、粉尘侵入途径、粉尘沉着部位和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粉尘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系统、眼睛、皮肤等,其对人体的损害主要以呼吸系统为主。(1)呼吸系统疾患—尘肺。矽肺:因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所致。硅酸盐肺:有长期吸入结合状态的二氧化硅(如石棉、滑石、水泥、云母等)粉尘引起。炭尘肺:长期吸入煤、石墨、炭黑、活性炭等粉尘所致。混合性尘肺: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如煤矽尘)所致。其他尘肺:因长期吸入铝及其氧化物所引起的铝尘肺,或长期吸入电焊烟所引起的电焊工尘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