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产后出血血定义postpartumhemorrhage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为产后出血。产后2小时内超过400ml。发生率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占分娩总数的22%-%-33%。%。目前是我国孕产妇死目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首位因素亡首位因素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危险不完全取决于出血的量和速率,还取决于妇女的健康状态,因此认为有用的定义应考虑失血引起生理变化,甚至威胁到妇女的生命。WHO统计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死于妊娠并发症及分娩的妇女约515000人,约有1/4死产后出血。约有4%的阴道分娩和6%的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量超1000ml,其中75%~90%是因宫缩乏力。发病现状发病现状发展中国家产后出血发展中国家产后出血仍是产科第一位死亡原因。仍是产科第一位死亡原因。发达国家已基本消除发达国家已基本消除了此病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了此病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中国:院内发生本病中国:院内发生本病基本无死亡;院外发生或偏远基本无死亡;院外发生或偏远基层医院发生者仍有较高的死基层医院发生者仍有较高的死亡率。亡率。产科出血特点出血迅猛、量大,难以准确估计出血量。孕产妇耐受能力好,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临床症状明显时已进入休克晚期,容易失去最佳抢救时期。孕产妇的生理适应孕产妇的生理适应产前为适应产时生理性失血,孕晚期血浆量增加40-60%,约1-2升红细胞增加24%孕产妇的生理适应孕产妇的生理适应解剖结构:子宫收缩→压迫螺旋状交叉血管肌纤维缩复→血液滞留→血栓形成→止血胎盘剥离面→子宫肌层收缩压迫血管使其管腔关闭→止血。孕产妇的生理适应孕产妇的生理适应妊娠晚期血液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II、VIII、IX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降低,前列腺素的增加可加速血小板聚集。产后出血分类按发生时间分类:早期:发生于产后24小时内,发生率4-6%晚期:产后24小时-6至12周,发生率约1%产后出血病因早发:子宫收缩乏力,占80%以上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残留,特别是胎盘植入子宫内翻凝血障碍晚发: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感染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约占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产后出血占90%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病因全身疾病:体质虚弱,急慢性病史,精神紧张,使用镇静剂或麻醉剂产科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程延长、滞产、急产、宫缩乏力需催产、难产、绒毛膜羊膜炎等。局部因素:(1)子宫肌壁过度膨胀,肌纤维过度伸张,影响肌纤维缩复。(2)子宫肌纤维受损,结缔组织相对增多.(3)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子宫体手术疤痕(4)膀胱、直肠过度充盈(5)子宫颈口较紧或过度屈曲,宫腔积血,影响子宫收缩。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病因病因宫缩过强宫缩过强产程过快产程过快胎儿过大胎儿过大接生保护会阴不当接生保护会阴不当阴道手术助产阴道手术助产会阴弹性差会阴弹性差凝血功能障碍羊水栓塞子痫前期重度胎盘早剥死胎产后任何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减少的因素,均可导致产后出血。胎盘因素—病因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胎膜残留胎盘剥离处活跃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外科干预FIGO/ICM子宫乏力行动规范H.A.E.M.O.S.T.A.S.I.SH、呼救A、评估(生命体征、出血量)和复苏E、寻找病因和进行医疗准备及血源M、按摩子宫O、注射缩宫素、前列腺素(静脉、直肠、肌肉、子宫肌层)S、转运到手术室,出外残留及裂伤,双合诊压迫T、Tamponade气囊或填纱子宫填塞A、予以压迫缝合S、盆腔血流阻断(结扎子宫动脉、卵巢动脉、髂内动脉)I、介入干预,如合适行子宫动脉栓塞S、次全或全子宫切除M.按摩子宫注意:持续按摩,直至出血停止半小时双手经腹经阴道按摩药物剂量及用法起效注意催产素10u肌注/宫体快,3-4分禁止不稀释静注注射半衰期30分±可致低血压。>40u水中毒,冠脉供血减少米索400-800μg口服快,10分哮喘青光眼禁用阴道内、直肠持续2h心肾肝病慎用副反应:恶心、吐、腹泻、发热卡孕拴1mg阴道、直肠慢、10分哮喘青光眼禁用极量1-2mg持续2h心肾肝病慎用副反应:恶心、吐、腹泻、发热O.O.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