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教研室2022年工作总结通辽市教研室2022年工作总结通辽市教育教研室2022年工作总结2022年,通辽市教研室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成功经验。现将本年度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1.深入学校调研视导,积极推进课程改革2022年度集中调研视导工作持续4个月,共深入基层学校61所,听评课353次,讲座99场,交流研讨65次,查阅资料531份,观摩校本教研活动61次。视导期间教研员人均听课80节以上,深入基层40天以上。通过调研视导,改进了一线教师的教学策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经过全市教研员及广大一线教师的齐心努力,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正在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教师的角色定位,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2.坚持送课下乡,推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今年我们仍采取“菜单式”送课方式,重点放在县镇级以下的基层学校,并辐射周边学校。全年深入学校19所,累计送课85节,当地教师配课5节,送课组举办讲座20场,互动研讨55次,直接受益的基层教师达6000人次。送课下乡均采取做课、说课、反思,地方配课和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互动点评的形式,极大地满足了基层学校的教学需求,解决了基层学校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本年度的送课下乡活动取得了两大显著效果:一是充分调动了旗县教育行政部门介入课改的积极性;二是促进了基层教师接受新思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进程。3.发挥中心教研组作用,推动高中课程改革2022年,高中各学科中心教研组结合我市高中课改实际,开展了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如:5月份,高中数学、英语和地理学科中心教研组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参加了大型教研活动,观摩了长春市实验中学新理念指导下“五第1页共11页步导学”教学模式;12月份,高中语文、英语两个中心组邀请长春市实验中学潘晓旭、谢明丽两位名师为中心组成员作了两场学术报告,介绍了长春市实验中学在新课程背景下采用“五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经验,分析研究了新课标以及新高考的特点等。此外,部分中心教研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了高中课程改革。4.为交流课改经验,举办了新课程展示及竞赛活动4月份,在库伦旗蒙古族小学举办了全市蒙授小学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学科青年教师新课程展评活动。5月份,举办了全市第八届小学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共选拔出21名优秀选手参加自治区级比赛。5月份,在奈曼旗举办了全市第八届蒙授小学数学、科学和体育学科中青年教师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选拔出16名优胜者,派往二连浩特参加全区第八届蒙语授课小学数学、科学、体育学科中青年教师新课程“教与学”展示活动。6月份,在科左中旗蒙古族实验学校举办了全市蒙授初中蒙语文、汉语、英语学科教师有效课展评活动,从两次活动中选拔出6个学科的54名教师参加了自治区的优质课展示活动。6月份,组织史、地两科的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共选出24名教师赴包头参赛。10月末、11月初,开展了全市音体美教师教学竞赛活动,评选出教学能手110名。11月份,举办了通辽市普通高中理、化、生新课程展示暨教学研讨活动,全市共300多名教师参加。通辽实验中学的三位教师和长春实验中学的三位名师同台上课,同课异构,并进行了互动点评,交流研讨。长春市实验中学的三位作课教师还作了题为《关于“五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的讲座。12月份,承办了全市中小学听评课活动总决赛,评出105名教学能手。通过展示和竞赛活动,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了课程改革。第2页共11页5.引入导学案,提高了课堂合作探究的质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如“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四层六步教学法”、“三主三导系列问号”、“368学习模式”等,但在课堂学习中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比较薄弱。于是我们把“导学案”引入课堂。9月17日,我们组织召开了通辽市中小学“导学案”培训研讨会。邀请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乐金才研究员作了《高效课堂》专题讲座,对学案导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构成和一般操作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满足了我市广大教师的需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