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基础-循环系统课件•循环系统的疾病与防治01循环系统的概述循环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总结词循环系统的定义、功能详细描述循环系统是人体内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的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它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循环系统的组成总结词循环系统的组成详细描述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血液则承载着各种物质和细胞。循环系统的基本特点总结词循环系统的基本特点详细描述循环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点:首先是连续性,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维持连续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其次是封闭性,血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保证血液在规定路径内流动;最后是节律性,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动。0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脏的位置和形态01心脏位于胸腔中部,两肺之间,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02心脏呈倒置的圆锥形,外有心包,内部有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心脏的内部结构心壁由三层组成: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心脏内有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用于防止血液倒流。心脏的生理功能维持血压心脏的节律性运动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泵血功能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运动,将血液泵入全身血管,维持血液循环。物质交换心脏为血液提供动力,使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够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心电产生心律心脏的电信号使心脏以一定的节律跳动,形成心律。正常心律为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会产生电位变化,形成心电。心电传导心电信号通过心脏内的特殊传导系统,使心肌细胞按顺序收缩和舒张。03血管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的分类与结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分为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其管壁由内弹力膜、肌层和外膜组成。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回流到心脏,分为深静脉和浅静脉,其管壁较薄,由内、中、外三层膜组成。连接动脉和静脉,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其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血管的功能与作用输送血液血管作为血液的通道,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血流量通过血管的舒缩功能,可以调节血流量,以满足不同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需求。物质交换毛细血管壁上的内皮细胞允许营养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以及代谢产物在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血管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血管进行调节,如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使血管收缩,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使血管舒张。体液调节一些激素、离子和气体可以影响血管的舒缩状态,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使血管收缩,一氧化氮可以引起血管舒张。自身调节血管本身也存在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当血管内压力升高时会引起血管舒张,反之则引起血管收缩。04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液的组成血浆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含有电解质、葡萄糖、氨基酸、激素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01020304物质运输免疫功能止血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白细胞能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血小板在损伤时能起到止血作通过调节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来维持内环境稳态。原体。用。血液的理化特性010203血浆渗透压pH值血液黏度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分布。维持在7.35-7.45的弱碱性范围,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05循环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时,循环系统的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循环系统的血管舒张,心率减慢。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神经调节中起到关键作用,如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如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局部调节某些组织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局部的血液循环进行调节,如组织胺、5-羟色胺等。自身调节血管的自身调节血管平滑肌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血管口径,从而改变血流量和血压。心率的自身调节心脏的窦房结通过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