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例会学习材料(一)由“破窗原理”想到的一、一个问题:如果你手握一团废纸,在你的面前有两条街,一条整洁干净,一条凌乱肮脏,在不远处有一个垃圾箱。你会把手中的废纸团扔向哪儿?我想大多数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把手中的废纸团扔向那条凌乱肮脏的街。为什么?因为当前的情境给了我们一个心理暗示:那儿反正脏,是可以随便乱扔垃圾的。二、两个原理其实,这个原理讲的是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了,那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很不谐调,显得格外的刺眼。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得到及时的维修,反而又增加了几个带烂玻璃的窗子……这一发现使她的心中忽有所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美丽的大楼将变成一座废墟。相反,当我们置身于一个优雅整洁的环境中时,情境也会给我们一个暗示:这里是不能随手乱丢纸屑皮壳等;但是,如果有人丢了废纸,又没有人及时清扫,对于其他人可就能会产生另一种暗示:原来这里是可以丢废纸的,丢的越多对后来者来说就越有一种纵容感。接下来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这里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大垃圾箱。与“破窗理论”很相似的是另一个心理学家威尔逊的“护花原理”。原来在威尔逊生活的那个城市里有一座公共花园,每当春天的时候,就会有游客来驻足欣赏。然而,让人可恼的是,尽管公园的管理者在公园里写了许多牌子,如“摘花可耻”、“摘了花朵,丢了修养”等,但游客中总是会有一些不自觉的摘花者,令人头疼。后来,公园的管理者求助于心理学家威尔逊,问他到底该怎么办威尔逊让他换一个角度来提醒人们,用优美的句子如“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上帝是花之美的缔造者,你是花之美的保护者”等来替换那些牌子,结果公园里的情况发生了聚变,摘花的人也骤然减少。威尔逊是这样说的:“花园的美丽,需要人们用心灵的美丽来护持,你欣赏了他人品格的美丽与高贵他自然就会付之以等价的行为来回报你的欣赏。”“破窗理论”强调的是从外在的环境育人,“护花原理”强调的是从内在的心灵育人。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不管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还是一位教师或者是家长,你若想得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就不能忽视环境育人的“破窗理论”和心灵育人的“护花原理”。三、三点思考上述的一个问题,两个原理,可以引发作为班主任的三点思考。1、班风建设应尽量避免“破窗”。记得那是一节自修课,我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里闹哄哄的,值日班长一手拿着记事本一手拎着教鞭把讲台拍得啪啪响,口中用力地喊着:“不要吵了,名字记下来告诉老师的,老师要惩罚的……”但他的话语淹没在一片吵杂声中,直到我走到讲台边学生才安静下来,课后这个值日班长一脸无奈地找到我说:“老师,我没管好,近段时间他们都不听我的,我不想当了。”我问:“一开始就这样吗?”他摇摇头。“那是怎么回事?”我又问。他说一开始是几个人,有个别还是班干部我不好意思记他再说也怕,结果后来课前吵得人越来越多了,我都不知道该记谁了。我说这就找到原因了,你应该抓住几个违反纪律次数最多的,尤其是班干部,课后找他们谈谈,制止他们,让他反过来帮助你管理班级,你试试好吗?他点点头走了。过了几天,果然有了180度的转变。这就是说窗子要是有破了,要赶紧修理,别纵容。也就是说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卫生,还是生活习惯,一但出现坏苗头,破窗了,要赶紧修理,否则问题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班风建设要大力倡导“护花”。在学校提倡早到早读的情况下,我在班里安排了管纪律和领读的,也许头几天新奇,表现非常好,值周教师还在全校集中的时候表扬了他们,说他们能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也能这么认真读书,真正做到了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散会后瞧他们一脸的高兴劲儿,围着我叽叽喳喳说这说那,幸福溢于言表,回到班里,我又大力宣扬,美美的把他们表扬了一番,又把全班同学写上了光荣榜,并在班级的小蜜蜂成长屋中写上了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