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研究摘要:为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效果。应加强审计人才建设,改进审计方法,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及审计联动机制,加强审计结果利用。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程序;质量;结果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加强从严格治党、落实《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的重要举措。十九大报告对领导干部管理权限提出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要求,在新常态下我们该如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航道系统为例,航道系统下属单位较多、内管干部较多、管理项目较多,但内审人员较少。在“三多一少”的局面下,进一步加强系统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尤为重要。一、加强审计资源统筹整合,建立内部审计人才库20XX年航道体制改革后,各单位审计力量参差不齐,为更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效率、更好地提升审计效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服务及监督作用,应合理调配审计力量,统筹整合系统内审计资源,在全系统范围内遴选职业操守好、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财务、审计专职人员;参与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等相关监督检查的现职人员;具有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资产评估、计算机、法律等专业人员建立内部审计人才库。做好入库人员的日常学习培训。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以审代训、业务交流等方式帮助入库人员及时了解审计业务新制度、新规定,夯实理论基础,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建立入库人员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要有量化的评估标准,依据入库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工作态度、履职尽责的情况、审计工作创新、审计工作质量等方面,对参与审计项目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依据。二、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经济责任审计能否在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中发挥有效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审计工作质量。一是推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第1页共4页目前我们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大都是领导干部任期结束、调离或退休时进行,是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和履职的事后监督,特别对任期较长的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一方面起不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审计过程中审计取证,影响审计质量。所以要前移经济责任审计关口,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另外要对领导干部实行“先审计后离任”。组织人事部门要将这一规定明确纳入干部管理办法之中,促使领导干部任期内更好的履职尽责,审计关口前移也便于组织人事部门全面了解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二是合同统筹审计项目。综合考虑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及审计重点,将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的预算执行审计、专项审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相关审计成果,节约审计成本,减少重复监督。三是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将所属二级单位基本财务状况、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三重一大集体决策、重大经济事项;组织人事部门对二级单位领导人的年度考核情况、年度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等录入系统,及时掌握所属单位管理及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为日后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便利。三、完善审计重大事项报告、问题移交和疑点披露机制,确保审计监督有力1.审计组在经济责任审计期间,应对内部审计权限之外或审计手段无法查证的审计疑点向审计主管领导汇报,会同其他职能部门进行延伸调查,取得审计证据,查实审计事项。2.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重大事项以及严重违法、严重损失浪费、贪污贿赂经济事项时,审计部门应及时专题报告上层领导。由上层领导根据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确定是否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或按相关规定移交司法部门。3.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反映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或者其他违法违纪违规等问题,审计部门可在单个审计项目结束或年度审计任务完成后,形成专题(综合)审计报告提交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和党政联席会)审议,并根据会议审议结果确定是否移交纪检监察部门。4.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审计部门根据经济第2页共4页责任联席会(或党政联席会)审议,给被审计单位下达经济责任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审计决定整改落实情况,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