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全国高职高专人卫第三版生化质控绪论目录•精密度和准确度是判断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两个重要指标。目前,临床实验室主要通过IQC来控制检验结果的精密度,通过EQA或室间对比等办法来控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第一节室内质量控制基本知识•第二节Levey-Jennings室内质量控制法•第三节Westgard多规定质量控制法•第四节失控后原因分析及处理•第五节室内质控的局限性与检测数据的确认和审核•第六节室间质量评价第一节室内质量控制基本知识•一、实验误差的概念•二、准确度与精密度•三、平均数与标准差•四、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一、实验误差的概念•实验误差是量值的给出值与其客观真值之差。•(一)实验误差的分类•(二)引起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一)实验误差的分类•按误差来源的性质分为:•1、随机误差(偶然误差RE):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进行无数次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常用精密度表示。它客观存在,正态分布,不可预测,不可避免,不可消除,但可控制在一定范围。•2、系统误差SE:在重得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物质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物质的真值之差。具有单向性,无随机性,找到原因纠正后可提高测定的准确度。•①恒定系统误差CE:干扰物引起,与被测物浓度无关,与干扰物浓度有关•②比例系统误差PE:指相对被测物浓度有相同的百分比误差,其绝对量与被测物浓度成正比。(二)引起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1、方法误差;方法的选择、评价•2、仪器和试剂误差二、准确度与精密度•准确度: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往往用不准确度来表示。•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测定时,各测定值之间随机误差的大小,(差别)。用标准差(s)或变异系数(CV%)来表示。三、平均数与标准差•1、平均数:算术平均数(靶值)•2、标准差(s):•3、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设为1或100%,±1s占68.27%,±1.96s占95.00%,±2.58s占99.00%,如图•4、变异系数:四、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㈠参考值与参考范围•㈡医学决定水平㈠参考值与参考范围•正常值;正常范围;±2s、95%,•1969年Grasbeck等提出以参考值、参考范围代之,其制定应考虑以下因素:•1、选择合适的群体: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女性月经•2、标本采集时间应据检测项目的生理因素确定。•3、保证一定的受检人数(100例)•4、测定方法标准化,保证可靠性和可比性。•5、据专业知识确定单、双则位界,严格按统计要求处理。㈡医学决定水平•医学决定水平:对临床诊治疾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被分析物质的浓度,是临床上按照不同病情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而确定的阈值。•ALB:20g/L;35g/L;52g/L•GLU:2.5mmol/L;6.6mmol/L;10mmol/L;16.5mmol/L第二节Levey-Jennings室内质量控制法•Levey-Jennings质控图是目前医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一、Levey-Jennings室内质量控制法的理论依据•二、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图的制作流程•三、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图的绘制一、Levey-Jennings室内质量控制法的理论依据•㈠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方法:常用光谱分析技术(比色法)•㈡Levey-Jennings室内质量控制法的理论依据•来源正态分布曲线二、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图的制作流程•㈠质控前准备:•1、仪器(使处于最佳工作状态;•2、试剂、校准品的选择与选购;•3、质控品的选择与选购;一般要求有两至三个深度水平;•4、质控物的使用:液体型和粉剂(15min;15min)•㈡暂定均值和质控限(20次测定)•㈢累积均值和质控限(20次+1个月测定)•㈣常规均值和质控限的建立(20次+3-5个月测定)三、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应用•㈠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图的绘制•㈡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图的应用㈠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图的绘制•1、填写表格•2、绘制质控图:只能用于一个浓度水平的质量控制,多浓度要多张质控图。㈡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图的应用•1、标记质控品测定值•2、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图的分析•①曲线漂移;•②趋势性变化;•③连续多点分布在中心线一侧(9天或9天以上);•④周期性变化:周规律变化、隔天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