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肝脏的特点:•血管丰富: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血供,且有肝静脉和胆道系统排泄•微细结构:物质的转运基础——大量微绒毛物质交换的基础——较高通透性能量保证的基础——线粒体丰富物质代谢的基础——亚细胞结构丰富•化学组成:含有众多酶系肝脏的基本功能•物质代谢:蛋白质、糖、脂类、胆红素、胆汁酸•生物转化•分泌与排泄•凝血与纤溶•激素的灭活•造血•肝细胞的再生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肝功能试验的局限性•代偿和储备能力•检测结果与损害程度不一致•肝外因素肝功能检查的目的•肝胆疾病辅助诊断•肝功能动态分析、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术前准备、用药监护•体检、健康普查肝功能化验单标本采集•空腹12小时后采静脉血•取血清立即送检•应注意避免溶血肝功能检查内容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二、胆红素代谢检测三、胆汁酸代谢检测四、血清酶学检测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血清总蛋白(serumtotalprotein,STP)清蛋白(albumin,A)球蛋白(globulin,G)1、原理•90%的STP,全部A由肝脏合成•A又称白蛋白,正常人血清的主要蛋白质组分,半寿期19~21天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以维持血管内外体液的平衡重要的营养蛋白:用于组织蛋白的补充和修复具有缓冲酸碱的能力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包括胆红素、长链脂肪酸、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金属离子(如Cu2+、Ni2+、Ca2+)、药物(如阿司匹林片、青霉素)G:多种蛋白的混合物:免疫球蛋白、补体,多种糖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多种脂蛋白及酶类•免疫功能,血粘度有关•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当肝脏受伤时,尤其是慢性炎症时合成增加2、检测方法•双缩脲法(STP)•溴甲酚绿法(A)•G=STP-A•蛋白电泳•散射比浊、透射比浊3、参考值STP:60~80g/LA:40~55g/LG:20~30g/LA/G:1.5~2.5:14、血清蛋白测定的影响因素①年龄:新生儿,60岁以上老人↓②剧烈运动后STP↑③直立位(较卧位)↑④溶血标本↑⑤乳糜标本↑临床意义:•STP↓常与A↓相平行,STP↑同时有G↑•常用于检测慢性肝损伤•可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STP↑、A↑•见于血液浓缩:严重脱水、休克、饮水量不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STP↓、A↓肝细胞受损,A合成↓•见于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缺血性肝损伤、毒素诱导性肝损伤•了解病情:A持续↓:病情加重,预后不良A开始↑: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低蛋白血症:STP<60g/L或A<25g/L,出现浮肿,胸、腹水STP↓、A↓肝外因素•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消耗增加: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血液稀释:水钠潴留、补液过度STP↑、G↑STP>80g/L或G>35g/L•慢性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G↑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STP↑、G↑肝外因素•M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SLE、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感染:结核、疟疾、黑热病、麻风病、慢性血吸虫病等G↓•生理性:<3岁的婴幼儿•免疫抑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A/G倒置•A↓和/或G↑•严重肝功能损伤: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M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1)急性肝脏疾病:A正常或轻度↓G轻度↑STP、A/G可正常(2)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A↓↓↓、A<25g/L,易产生腹水G↑STP↓、A/G↓肝脏疾病时的血清蛋白变化(三)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B)1、原理•经醋酸纤维素膜电泳后,在清蛋白前出现一条区带•PAB由肝细胞合成,分子量为60kD,半寿期比A短(约2d),是肝脏早期损害指标•与甲状腺素结合,运输VitA2、临床意义PAB↓见于:•早期肝炎、急性重症肝炎,有特殊诊断价值•肝硬化、肝癌、胆汁淤积性黄疸•其它: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慢性感染二、胆红素代谢检测胆红素来源胆红素的来源胆红素的生成过程胆红素的生成过程胆红素转运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胆红素的生成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