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止吐用药知识内三科杨欣楠化疗的定义•化疗即化学治疗法,是应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与手术、放疗并称为癌症的3大治疗手段。抗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肺毒性•肝、肾功能损害•神经毒性•泌尿生殖系统毒性•皮肤粘膜损害•局部刺激、静脉炎•过敏及其它的不良反应抗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化疗致吐分类•1、急性恶心、呕吐常发生在化疗后24h内,多静脉给药后1-2h。•2、迟发性恶心、呕吐发生在化疗24h后,持续时间长。(PS:急性恶心、呕吐控制不好,易发生迟发性恶心、呕吐。)化疗致吐分类•3、预期性恶心呕吐:条件反射化疗恶心呕吐的危害•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病情加重虚弱、精神扰郁无法忍受呕吐、畏惧甚至拒绝化疗•医生:被迫减少化疗的剂量和频次不易取得患者的合作恶心呕吐严重时被迫更改治疗方案•家属:增加患者家属的负担,加重经济负担,增加护理和请洗的工作量化疗恶心呕吐影响因素•化疗药物:种类、剂量、用法•个体差异:饮酒史、年龄、性别、精神因素、一般状况、化疗前进食、运动病•其他相关因素–药物:吗啡、抗生素、镇静剂–前庭机能障碍–脑转移–电解质失衡:高钙、低血糖、低钠–尿毒症化疗致吐致吐风险药物高(>90%)≥顺铂(用量50mg/m2)、氮芥、链≥脲霉素、环磷酰胺(用量1500mg/m2),卡莫司汀、达卡巴嗪、放线菌素D、中(30%~90%)奥沙利铂、阿糖胞苷(用量>1g/m2时)、卡铂、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用量<1500mg/m2时)、多柔比星、柔红霉素、表柔比星、伊达比星、伊立替康化疗致吐低(10%~30%)紫杉醇、多西他赛、米托蒽醌、拓朴替康、依托泊甙、培美曲塞、甲氨蝶呤、丝裂霉≤素、吉西他滨、阿糖胞苷(用量1g/m2时)、氟尿嘧啶、硼替佐米、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极低(<10%)贝伐单抗、博来霉素、白消安、克拉屈滨、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恶心呕吐相关影响因素•化疗药物:种类、剂量、用法•个体差异:饮酒史、年龄、性别、精神因素、一般状况、化疗前进食、运动病•其他相关因素–药物:吗啡、抗生素、镇静剂–前庭机能障碍–脑转移–电解质失衡:高钙、低血糖、低钠–尿毒症大脑皮层CTZ腹腔内脏感受器中枢整合运动传出神经递质致吐物质呕吐反射的形成:致吐机制致吐机制•呕吐反射过程中重要的神经递质5-HT、组胺、乙酰胆碱、多巴胺、P物质以及阿片类物质止吐药物分类•抗组胺药•抗胆碱能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药•5-HT受体拮抗剂•激素类•NK-1受体拮抗剂止吐药物分类•高治疗指数止吐药•低治疗指数止吐药•止吐辅助药高治疗指数止吐药5-HT3受体拮抗剂(serotoninreceptorantagonists)•常用药物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多拉司琼、雷莫司琼、阿扎司琼、帕洛诺司琼•通过选择性阻断5-HT对5-HT3受体的结合而起作用。•各种5-HT3受体拮抗剂在预防化疗后急性呕吐和迟发性呕吐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可互相替代•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多拉斯琼预防急性呕吐更有效而对于延迟性呕吐较差,而帕洛诺司琼对于延迟性呕吐更有效。皮质类固醇激素(corticosteroid)•止吐机制不明。•最常用的为地塞米松。•推荐每天单次给药。•阿瑞吡坦能够增加地塞米松的作用时间。NK-1受体拮抗剂•选择性的阻断中枢神经系统P物质与NK-1受体的结合。•阿瑞毗坦增加了5-HT受体拮抗剂的止吐作用,并且增强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抑制急性和延迟性顺铂诱导的呕吐的作用。•阿瑞吡坦还是CYP3A4的中度抑制剂。低治疗指数止吐药•甲氧氯普胺、丁酰苯类、吩噻嗪类和大麻酯•对接受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的患者,这类止吐药不作为首选药物。•作用于多巴胺受体•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止吐辅助药•苯二氮卓类(劳拉西泮和阿普唑仑)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指南推荐,劳拉西泮和苯海拉明是有用的止吐辅助药,但不推荐单独应用。止吐药物的使用原则•明确呕吐原因•合理选用止吐药物•个体化用药•注意具体细节化疗止吐药物的合理使用急性呕吐1.高致吐风险:5-HT3受体拮抗剂+地米+阿瑞吡坦2.中致吐风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