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课时pH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第三课时pH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2、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3、公式:4、实验的关键:(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c酸v酸=c碱v碱(一元酸和一元碱)5、实验仪器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白纸(有时还需要移液管)☆滴定管的构造1、滴定管是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端有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或由橡胶管和玻璃球组成的阀)2、有“0”刻度,且小刻度在上。3、精确度:0.01mL☆滴定管的用途滴定管主要用来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液体。☆滴定管的使用方法a、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b、润洗仪器: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c、加入反应液:分别将反应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3ml处。d、调节起始读书: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其处于某一刻度,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读数的方法:←你能读得准吗?25.60思考1: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盛放溶液时有何要求?酸式滴定管:酸性溶液,强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碱性溶液酸式滴定管:酸性溶液,强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碱性溶液思考2:如果滴定管下端尖嘴中有气泡存在,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气泡?酸式滴定管:快速的打开玻璃塞,放出一小股液体碱式滴定管:用右手手指挤压玻璃球,快速放出一小股液体酸式滴定管:快速的打开玻璃塞,放出一小股液体碱式滴定管:用右手手指挤压玻璃球,快速放出一小股液体所需试剂1、标准液2、待测液3、指示剂a、酸碱中和滴定中通常用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一般不用石蕊试液。b、根据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应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来选择指示剂。c、选择指示剂时,滴定终点前后溶液颜色改变由浅到深,颜色变化对比明显。2、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溶液(定性测定)1、原则:①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须明显②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对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较灵敏☆二、指示剂的选择:种类对应溶液的颜色变色范围甲基橙溶液橙色红3.1橙4.4黄酚酞溶液无色无色8浅红10红石蕊溶液紫色红5紫8蓝a、甲基橙和酚酞的变色范围较小:4.4-3.1=1.3、10-8=2对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较灵敏b、溶液使指示剂改变颜色,发生化学变化。指示剂滴加太多比将消耗一部分酸碱溶液(一般为1→2滴)。a、强酸强碱间的滴定:b、强酸滴定弱碱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反应后溶液呈酸性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c、强碱滴定弱酸3、酸碱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反应后溶液呈碱性选用酚酞作指示剂酚酞溶液、甲基橙c、操作:用镊子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然后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试纸显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知溶液的pH值。4、pH试纸(定量测定)a、成分:含有多种酸碱指示剂b、本身颜色:淡黄色d、种类:常用的pH试纸有广泛pH试纸和精密pH试纸,次外,还有用于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的专用pH试纸。思考3:如何判断酸碱溶液恰好中和?可用甲基橙或酚酞判断终点。思考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甲基橙:3.3—4.4酚酞:8--10甲基橙:3.3—4.4酚酞:8--10练习:25℃在20.00mL0.1000mol/L的盐酸中,逐滴滴入0.1000mol/LNaOH溶液20.00mL。⑴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的pH。①滴加NaOH溶液到完全反应少一滴(一滴溶液的体积是0.04mL),这时溶液的pH;②完全反应后再多加一滴NaOH溶液时的pH;(pH=4)(pH=10)一滴酸/碱引起的突变:⑵跟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