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小学校长业务素养校长素养涉及到思想政治、业务能力、身体状况等方面,笔者在走访了一些中小学校长后,特对所要具备的业务素养提出十三条意见,以实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一、全局性。校长考虑问题应着眼于学校整个大局,要有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思想。校长们经常提到的学校工作应该一盘棋走路,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校长看问题要着主流,这样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开展工作。有了全局思想,学校工作就不会造成什么大的损失了。二、客观性。一是校长要能认真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充分尊重事实,二是校长的决策要符合工作的客观实际,避免用主观臆象给工作带来的危害。三是增强办事方法的切实可行性。这样从工作思想、工作决策、工作方法上构成了校长工作的客观性。三、科学性。科学性包含客观性,但它的含义更广泛。校长的工作不能只凭自己的一点经验办事,要注意积极学习先进的学校管理知识(包括理论的和样板的),在自己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能够合理运用,使自己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更先进,更能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民主性。校长要能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对不悦于自己的意见人不搞打击报复,对利于学校工作的建议或意见要有一种能积极采纳的思想态度。为此,校长一方面可召开一些民主生活会,另一方面校长要经常深入到师生中了解情况,听取工作意见,做群众的知心朋友。五、集中性。有这样一所学校,开了几次会,要等到与会的几十人全部举手通过后才能形成会议决议。结果,会议开得老长,决议拿不出来。这是因为失去了集中性所致,完全成了自由泛滥。作为校长,既要注意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又不要忽略少部分人的意见,但要重点考虑占绝大多数人的意见。绝大多数人通过了,最后还得校长把关表态,形成会议决议。这就是校长管理学校工作的集中性的体现。校长可以通过集中性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但不能以压制民主性为前提。要注意协调好民主性与集中性的关系,做到校长工作有向心力,教师间有团结感。六、连续性。一是学校工作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考虑,二是在开展中要脚踏实地,讲求工作的连贯性和磨合性,另外,还可通过工作过程的连续性来增强教职员工对学校工作的参与度,使大家明确:学校一项长效措施的出台,能更好地增进学校管理工作。这样,学校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步骤衔接紧密、有条不紊,整个工作处于持续发展的严密状态中,就会不断取得一个胜利又一个胜利。七、周密性。这里主要讲两层意思,一是从全盘上看,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仔细考虑,周密部署,不能够出现影响工作的漏洞,二是在具体处理一件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要仔细研究,具体如何开展都要有一个周到细致的安排,做到趋利避害。八、预测性。对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估测,以使在思想和行动上早做好应付各种情况的准备,从而进行合理引导,达到既定的目标。掌握目前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科学的推测和积极的判断,是发挥好预测性的必要条件。校长工作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校长加强自身的预测能力,早做准备,早做布置,就能使工作比较顺利地开展下去,在工作中就能赢得时间,增强校长的主动性。九、果断性。果断性是一个人良好心理品质的反映。俗话说,“当断不断,事情误半”就是这个道理。增强工作的果断性,主要是处理问题时间上要抓准,做到及时,态度上要坚决,肯定,不要犹犹豫豫,措施上要过硬、得力,工作切入点要准确、有效等。在校长的工作中,要能及时抓住当前的工作重心,注意洞察其中起主导地位的矛盾,敢于抓取一切积极因素,迅速决策,采取措施,把学校当前面临的工作问题解决好。十、时机性。从事物的发生发展情况来讲,它是有时机性的。因此,我们对待工作,就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开展和解决好问题的机会,做到什么事什么时候办,什么时候办什么事,不该早办的不要操之过急,不能缓办的不要往后拖。总之,办一件事要利于工作的解决,利于整个工作的推动与发展,注意紧密地跟事物发生发展情况相衔接。可以这么说,校长对工作时机性的把握与选择,是通过他的果断性反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