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诊断学诊断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临床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临床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诊断学教研室欧少君教授欧少君教授22常见症状常见症状第一节第一节发发热热33一、发热的定义:一、发热的定义:任何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任何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正常人的体温由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其保持动态的平衡,故正常人的体温相对恒定。当产热多于散热,体温高于正常即为发热。--体温测量的部位:口腔、腋下、肛门--正常人体温(口腔)36.3~37.2℃,受个体差异和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44--生理变异:⑴⑴2424小时内下午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小时内下午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餐后略升高,波动范围≤后略升高,波动范围≤1℃1℃。。⑵⑵妇女经前、妊娠期稍高,老人稍低。妇女经前、妊娠期稍高,老人稍低。⑶⑶高温环境下体温稍升高。高温环境下体温稍升高。55问诊方法问诊方法1、与感染有关的病史:有无畏寒、寒战、大汗、盗汗;有无疲乏感、头痛、肌肉酸痛等对起始情况、热型、退热药的反应精神状态、食欲、体重、睡眠、大小便接触史、不洁食物、手术史、分娩史等发病季节与地区、有无其他用药情况等6622、发热时间、起病缓急和程度:、发热时间、起病缓急和程度:长期发热----伤寒结核等起病急----感染中暑中毒脑出血等感染发热----较高低热----坏死物吸收植物神经紊乱等77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1、发热的分度、发热的分度(口表为标准):--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882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四肢末端冷、畏寒、寒四肢末端冷、畏寒、寒战。战。((产热产热>>散热→散热→TT↑)↑)。。高热期高热期寒战消失、皮肤血管舒寒战消失、皮肤血管舒张、皮肤发红并有灼热张、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加深、出感、呼吸加快加深、出汗。汗。((产热=散热产热=散热))出汗多、皮肤潮出汗多、皮肤潮湿。湿。((产热产热<<散散热热))。。37℃41℃上升期上升期((骤升型、缓升型骤升型、缓升型))下降期下降期((骤降型、缓降型骤降型、缓降型))99体温上升和下降类型体温上升和下降类型----骤升型:体温在骤升型:体温在数小时内数小时内上升达上升达39-40℃39-40℃或以上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常伴有寒战----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数天内数天内达到高峰达到高峰----骤降型:体温在骤降型:体温在数小时内数小时内下降至正常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缓降型:体温在缓降型:体温在数天内数天内逐渐下降至正常逐渐下降至正常1010发热的临床经过与特点发热的临床经过与特点(1)(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骤升型:骤升型:数小时内上升达数小时内上升达39~40℃39~40℃或以上或以上常伴有寒颤常伴有寒颤----肺炎球菌肺炎败血症疟疾肺炎球菌肺炎败血症疟疾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缓升型:缓升型:逐渐上升数天内达高峰逐渐上升数天内达高峰----结核病伤寒布氏杆菌病等结核病伤寒布氏杆菌病等上升过程常有上升过程常有----疲乏无力倦怠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疲乏无力倦怠肌肉酸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四肢末端发冷干燥无汗四肢末端发冷畏寒或寒颤等畏寒或寒颤等1111高热期高热期::因引起发热的病因不同持续时间有差异因引起发热的病因不同持续时间有差异疟疾疟疾----持续持续数小时数小时肺炎球菌肺炎流行性感冒肺炎球菌肺炎流行性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持续持续数天数天伤寒伤寒----可持续可持续数周数周此期临床表现明显此期临床表现明显----头痛皮肤潮红灼热头痛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心律加快食欲减退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心律加快食欲减退腹胀或便秘腹胀或便秘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谵妄惊厥等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谵妄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1212(3)体温下降期骤降型:骤降型: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小时内迅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