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相关并发症及处理何为PICC?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从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通常长度为45-55cm。•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穿刺时并发症•渗血、血肿•心律失常•刺激神经•空气栓塞•导管异位•送管困难•拔导丝困难•穿刺入动脉渗血、血肿•原因:导入鞘过大,穿刺不当、创伤性穿刺、静脉损伤、血小板计数低、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抗凝治疗(如服用阿斯匹林)的病人、化疗病人(凝血机制障碍,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穿刺后活动过度渗血、血肿•处理:•穿刺后24小时避免过度活动;•安装完毕后于穿刺点加压止血;•有出血倾向病人术后第一个24小时采取加压敷裹,敷料湿了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给予止血剂。心律失常•原因:与导管尖端位置过深刺激上腔静脉神经丛有关;病人体位改变或测量静脉长度不准确,导管进入右心房。•处理:退出导管少许,观察病人情况。•预防:准确测量静脉长度,递管动作轻柔刺激神经••原因:由于穿刺过深而刺激血管周围神经或穿过静脉瓣刺激瓣膜神经•处理:避免穿刺过深;避免在静脉瓣处进针空气栓塞•原因:未及时上肝素帽,空气进入血液系统,空气意外注入。•表现:胸痛,气急,低血压,脉速,意识改变,休克甚至死亡•处理:预防为主,处理包括体位、通知医生、监测生命体征导管异位•原因:病人体位不当;选择头静脉穿刺;异常静脉解剖位置;既往手术史或外伤史;测量误差•处理:尽量避免在头静脉穿刺;改变体位;导管进入颈静脉可用20ml生理盐水快速冲管;可以走楼梯数次,或者等24h由于重力影响,血液的流动,90%导管会自己下来。送管困难表现:阻力感,无法送管、导管皱起或蛇样弯曲原因:选择头静脉穿刺;病人体位不当;选择远端静脉,血管小、静脉瓣多;静脉疤痕;静脉分叉;病人情绪紧张。处理:等待,放松。在腋窝处扎止血带后送管;一边输液一边送管。重新穿刺。预防:尽量不在头静脉穿刺;选择肘窝下两横指处进针;拔导丝困难•原因:强行送管,导管扭曲所致;在生理角度处;•处理:不得强行送管;如遇阻力,调整穿刺时的体位,暂停1-2分钟后轻力拔出导丝穿刺入动脉•处理:拔管PICC穿刺后的并发症、原因及处理静脉炎:机械性、血栓性、药物性感染血栓堵管导管断裂或破损局部皮疹肉芽组织增生静脉炎分类(按发生分类):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静脉炎分级级别临床标准0没有症状1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所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所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静脉炎临床表现:沿静脉走行发红、肿胀、疼痛–有时可以表现成局限症状–-严重时触及条索状静脉定义:机体对于外来物质的反应产生的静脉无菌性炎症。最初常见后于穿刺后第一周(3-7天)原因:选择的导管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穿刺、置管过程中穿刺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机械性摩擦刺激;导管尖端位置;病人状况;头静脉置入。机械性静脉炎-1机械性静脉炎-2处理:在局部给以隔湿热敷,每天4次,每次20分钟,连续2-3天。抬高患肢,促进静脉的回流,缓解症状抗炎消肿药物:芬必得,扶他林软膏,如意金黄散,铁箍散,喜疗妥,静脉炎软膏等一些理疗仪器的使用(注意要恒温)当出现局部触痛时让病人经常观察局部变化若3天后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机械性静脉炎-3预防:穿刺前做好心理护理,降低应激反应穿刺中保持与病人的良好交流穿刺中避免手套接触导管送管中动作轻柔,尽量匀速穿刺后常做握拳动作化学性静脉炎原因:刺激性药物、PH或渗透压超出正常范围、不合理的稀释、快速输注、微粒、留置时间与导管尖端位置预防: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充分血液稀释;合理药物稀释;滤器使用处理:通知医生;拔管血栓性静脉炎-1原因:穿刺时血管的内膜损伤(血管内膜形成血栓);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