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经济智库针对四川省高质量发展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的分析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分析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高质量发展的阐述,已有研究指出:高质量的发展意味着“经济活动的目标和动力机制的使用价值和可接受性更加受到重视”[1]。还有研究表明:相较于一般的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拥有的内涵更广泛,同时也有着更多元的要求[2]。“速度”与“质量”在高质量发展中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在注重发展的“量”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发展的“质”。如果没有一定的发展质量而仅仅谈论发展速度,无疑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高质量发展是高效,有效,平衡,绿色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从中低端结构性增长逐步过渡到高端结构性增长、从高速增长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四川省基本经济状况分析由于本文主要想讨论的是四川省高质量发展的情况,故在此只对四川省以及成都市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在2020年主持的“2019年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3]显示:2019年四川全省GPD总值为46615.82亿元,增速略微高于全国水平,为7.5%。从2019年经济运行趋势来看,四川省总体趋于平稳,并有小幅度上涨,但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于四川省经济运行中。再加之省内经济发展不平稳高物价等问题,而导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前已有学者对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4],以及四川省的问题进行过研究[5]由于经济问题不能脱离经济主体整体形势而单独分析地方经济问题,所以在此将四川省与我国面临的问题进行对比,以求客观全面。四川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与我国经济大环境面临的问题基本一致,下面将分别就相同与不同点加以阐述,方便理解和比较。相同问题分析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不合理性。四川省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四川省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甚至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仍在扩大。生产资源及要素配置不合理性。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中,四川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无法忽略的是,市场仍然不能很好的配置资源,因而导致“高效低质”的现象。缺乏科技创新与转化。从创新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不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2%左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科技活动规模小。创新生态不发达,创新资源不足,再加之因为人才的缺乏,而导致的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低的问题。特殊问题分析其实以下所谓“特殊问题”,并不能严格算作“特殊”,这些问题在国家经济大环境下同样存在,但是相对来说问题并不如四川这黄昱凡(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0)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创造了世界奇迹。从1978年的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因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同时,这也是解决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和选择。其中,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经济省,四川的高质量发展在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四川省的基本经济状况入手,从各个方面逐步分析四川省高质量发展措施背后的逻辑和实施效果,最后再对四川在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给出一些发展建议。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四川经济情况;主要产业;发展趋势样显著。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开放意识不够高。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尚未形成。在对外开放程度上,2017年,四川省对外贸易依存度约为1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四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很小,对外投资约在全国20位左右。发展的质量效益与总量规模不够协调。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角度来看,四川省的质量效益和总规模不够协调,质量和效率低下的特点十分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四川省产业体系相对薄弱、新兴能源的驱动力有限导致的。发展成果还需更大力度惠及民生。这反映在尽管四川的国内生产总值几居全国高位,四川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事实上。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但人口众多,难以发展,基础薄弱,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