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期末模拟提升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A.出生率较高B.死亡率较低C.迁入率较高D.迁出率较低2.图中所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A.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B.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C.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1982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答案】1.C2.B【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结合图中曲线形态判断,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迁入率较高,C对。1964年后,该地0~14岁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说明出生率较低,A错。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死亡率可能较高,B错。迁出率较低不是人口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D错。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图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且人口总数增加,故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A错。根据曲线形态,1964年之前人口总数增长快,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不明显,0~14岁人口比重增长快,说明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B对。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比重不断减少,但人口总数增加,0~14岁人口数量是不断增加的,C错。1982年该市老龄人口约占5%~6%,人口结构没有进入老龄化阶段,D错。2017年世界总人口约为73亿,其中中国和印度分别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和18%。读2016年中国大陆和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图(E、F各代表一个年龄段,M代表两个年龄段),完成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处凹陷是人口大量外迁所致B.印度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为明显C.F人口高峰与E人口关系密切D.图中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分组4.预计到2022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原因可能是()A.印度医疗卫生水平高B.印度大量人口迁入C.印度为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D.中国每年净增人口远超印度【答案】3.C4.C【解析】第3题,M处可能为30~34岁和35~3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重较低,与当时我国大陆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有关;E、F两年龄段相差约20岁,最有可能是E年龄段人口进入生育年龄后生育的子女又形成了人口高峰;我国大陆青少年人口比重比印度低、老年人口比重比印度高,则人口老龄化现象比印度明显。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印度青少年比重大于中国,说明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中国,则总人口可能会超过中国。印度劳动力工资低,不可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目前,印度总人口与中国相差不多,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远超中国,则每年净增人口多于中国。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东西部地区之间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把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的新模式转换初见成效。据此完成5~6题。5.上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工业部门投入要素对比,实行“移业就民”最有利的工业部门是()A.甲B.乙C.丙D.丁6.长江经济带“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②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③增加东部地区就业④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培育⑤降低东部地区环境压力⑥增加长江经济带春运压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⑤⑥【答案】5.C6.B【解析】第5题,从题干材料可知,“移业就民”是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丙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故为最适合“移业就民”的部门。第6题,“移业就民”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东部地区就业率降低,但产业结构得到升级,环境压力也有所减轻;长江经济带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西部民工不需要再到东部打工,从而降低了春运的压力,也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读下图,回答7~8题。7.甲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可能是()①依山傍水临近风景区,环境优美②地势平坦,有工厂在此集聚③接近文化区,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④靠近公路,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乙图中所示地铁人口流量最有可能来自甲图中的()A.MB.PC.FD.N【答案】7.C8.B【解析】第7题,P处位于城市外缘,但平均房价较高,说明该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或者靠近文化区,而工厂附近环境质量较差,地价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