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作者:张志福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34期摘要:庭院经济即是在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探索各类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做法,依托于生态学以及经济学原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促进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生产相互融合,科学组织农业生产,真正做到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提升。从本质上来说,庭院经济即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以庭院空间为场所,以绿色生态为理念,在家庭经济的基础上衍生的一种经济模式,属于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笔者实际研究,探讨了新农村庭院经济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就庭院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新农村;庭院经济;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应用了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农民群众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新时期,庭院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农村经济模式,其推广建设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一、发展新农村庭院经济的重要意义新农村庭院经济是以农户为单位,以每户家庭成员为劳动力,从事花卉、蔬果种植、禽畜养殖、家庭饭店、小生产加工等居家服务业的特殊的产业形式与经营形式。(一)促进农村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即是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积极推进新农村庭院经济发展可以让更多农民群众了解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依托于庭院经济,在院子和附近闲置土地种植各类蔬果、花卉,养殖禽畜或从事加工业、服务业经营,通过这样的方式助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群众既了解学习了种植、养殖以及加工等相关技术,又把庭院经济发展中学习积累的技术经验应用到大规模农业生产中。农民群众能够依靠掌握的先进生产技术来为大规模生产建设做好充足准备。所以发展新农村庭院经济对于推动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性作用,最终实现农村产业兴旺。(二)实现生态宜居目标一方面,发展新农村庭院经济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庭院经济的场所是农民群众自家闲置院子和附近空闲的土地,无论是种养殖业亦或是小加工业、服务业等,都需要农户对庭院实施科学规划,转变过去畜禽散养,农具、杂物等用品随意堆放的情况,将养殖区和生活区隔离开来,开发利用生活废弃物,让农户庭院和附近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干净,有效改善农户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庭院种植可以让农村环境更“绿”,进一步美化生态环境。庭院种植属于最为基础,同时属于最简单的庭院经济模式,在农户房前屋后种植蔬果、花卉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也可以适当增加农村绿化面积。因此促进新农村庭院经济的建设发展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美化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促进乡风文明建设首先,庭院经济模式下,农民群众能够和邻里分享种植所得,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庭院种植的物品除开自己消费和销售之外,很多农户会将其分享给邻里,大家能够把自己庭院种植的产品赠送给亲朋好友,这种赠送和分享的现象属于淳朴民风的外部反映,能够促进农村邻里和睦;其次,农户之间能够相互沟通交流经验技术,形成更加和谐良好的环境氛围。无论是庭院种植养殖,亦或是小加工业、服务业,都要求农户掌握一定的技术经验,很多农民群众对大田种植有丰富的经验,然而对庭院经济的专业知识和技術相对缺乏,平时农闲时,村委会组织农民群众相互交流经验,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和睦的氛围,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促进新农村庭院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提升其生活水平。新农村庭院经济属于家庭经营的重要一环,如果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实现科学的综合开发,单位面积所带来的效益相对于常规模式更多。大量研究人员针对庭院经济种养殖实际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后发现,即便庭院面积小,但借助于合理规划布局,单位面积带来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大田平均水平。所以部分地方政府也一直都将庭院经济作为消除贫困,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引导更多农户依靠庭院经济实现增收致富。二、乡村庭院...